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看湖南名师如何写高考新课标I卷同题作文
2024-06-07
湖南日报
关注掌上高考


温馨提示:模拟志愿填报用掌上高考,信息丰富准确,一键生成“冲-稳-保”志愿。点击此处,开始精准填报吧!

  抵达内心柔软之地

  长沙市卓越教师、长沙市优秀教师、长沙市一中金山桥学校教师 左琦

  不久前,我写过一篇小小说,名曰《小贝作文速成记》。故事情节大概是这样一个走向:为写作文而头痛的小学生小贝,在AI技术的帮助下,写出的作文获得了老师表扬,被当作范文在班里朗读,甚至获奖。最终,他心中惭愧,开始正视写作的意义,即用眼睛观察,用心感悟,写出了属于自己的句子。

  AI写作,这一技术新怪初初诞生,便让人陷入了多种情绪交织的密网之中:错愕,感叹,轻松,惊喜,迷茫,失落,恐惧……也许这给了真正从事严谨的、艰苦的文字创作工作的人以暴击——一切唾手可得,不费吹灰之力。人工智能几乎是以光速获得了人类至今所有的知识、图像和信息,乃至思想和思维方式。他们不禁会拷问这个新世界:考试的时候,人是不能作弊的,但人工智能把所有数据综合、梳理、重组、编辑,生成新的东西,这是不是作弊?是不是违背了人的伦理?

  敌友难辨,千头万绪。工作被取代,饭碗被剥夺,身份合法性被消除……这些可能性正在逐渐放大,既如此,写作的意义究竟在哪儿?

  诗人西川说:“从0到1的工作就是原创,从1到1万万的工作就是学习、积累,从别人那儿获取。”从某种角度而言,在当下这一历史处境中,从0到1的工作不但不可停止,相反,它更有存在的必要。写作的本质与生命的有限性紧密相连。一个知晓自己终将死亡的人所创作的作品,与一个不知道自己会死亡的工具所创作的作品,是截然不同的。人类的真实感受和即时性体验非常宝贵,难以被机器完全复制。越是在快节奏的时代,我们越需要慢生活、细体验、真表达,伟大灵魂、自由心灵、独立精神、复杂情感,这是生命中的核心命题,也是每一个写作者无法忽视、回避的创作动因。

  对于新兴事物,人类同样要理智地敞开怀抱,接纳它“善”的一面,各得其所,友好相处。人工智能具有“属人性”,在既定的观念中,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不是剑拔弩张,也不应盲目跟风或无节制滥用。这需要人类在理解、运用人工智能的过程中,建立一种协作的、认同的关系,秉持公正的理念,而非从属的姿态,利用新技术,创造新生活。

  如同中国作协会员邓建华所言:“文学作品终究是充满体温和布满敏感神经的存在,人工智能和AI写作可能‘有宽度’,不一定‘有温度’,可能会‘走直路’,不一定能‘拐活弯’。”新技术带来新挑战,但我们不要忘记,抵达内心柔软之地的文字,永远比缺少纯度、浓度、密度、新鲜度、风格化、个人性的人工智能写作美妙得多、深刻得多、珍贵得多。

<< < 3 4 5 6 7 8 9 > >> 共 12 页
站长统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高校

  • 1

    四川外国语大学
  • 2

    西京学院
  • 3

    商丘师范学院
  • 4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 5

    新疆农业大学

    历年分数

  • 6

    贵阳学院
  • 7

    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
  • 8

    四川音乐学院
  • 9

    河北医科大学
  • 10

    南京师范大学
  • 11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 12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
  • 13

    西藏农牧学院
  • 14

    攀枝花学院
  • 15

    廊坊师范学院
  • 16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 17

    兰州工业学院
  • 18

    西南医科大学
  • 1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 20

    内江师范学院

推荐学校

  •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东南大学

中职院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