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浙江省2024年1月选考科目命题思路
2024-01-09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关注掌上高考


温馨提示:模拟志愿填报用掌上高考,信息丰富准确,一键生成“冲-稳-保”志愿。点击此处,开始精准填报吧!

地 理

地理学科组

  地理选考试卷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为指导思想,紧扣教材,贴近生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试题以素养立意、能力为重、知识为基,凸显价值引领,兼具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体现服务选才的核心功能,同时正向引导教育教学方向。

  一、素养立意,价值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学生通过高中地理学习,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试卷考查知识广泛,在试题中深入发掘并运用学科知识蕴藏的德育资源,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50年代末阎良国家级航空产业的起步,到现在发展成集研发、制造和试飞于一体的“航空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育爱国主义精神。与时代发展接轨,以福建宁德的港口建设和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和铜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发展,关注我国外贸新的经济增长点,关注新兴产业、绿色产业建设,聚焦区域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下的社会责任感。

  二、关注原理,研究过程,引导课堂教学研究方向

  本次试卷考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试题关注教学中相对薄弱的地方,精选真实情境设置有层次、有深度的问题,考查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研究地理过程,分析地理原理。如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是教材新增内容,24题以北半球夏季大气潜热释放对局地气温变化的贡献为材料,考查海—气间如何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进行热量交换,通过研究大气潜热释放的地理过程,考查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调节地球水热状况的地理原理,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讲清地理过程,讲透地理原理。

  三、重视基础,注重思维,突出地理主干知识考查

  试题总体难度适中,知识点分布全面,重视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试卷结构合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比重相当,通过耕地安全、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碳排放等多组题目,多角度设置选项,综合考查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内容。通过情境化素材切入考查地理主干原理,体现问题情境化、情境真实化的基本思想。例如通过土耳其地震灾后救援和恢复重建工作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关中—天水经济区人口点密度示意图考查人口分布和产业区位相关知识,通过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形态示意图考查轨道交通特点及对城市空间的影响,通过长江下游降低土壤盐分措施考查水循环的过程。试题引导教师重视基础知识与主干原理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四、关注生活、重视探究,聚焦学生地理实践力培育

  试题素材选取源于日常生活,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引导学生探究地理问题,充分立足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考查。如第3题以南美洲赤道附近的钦博拉索峰的植被上限上升情境切入,考查野外地貌景观识别,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尽可能地开辟田野课堂,提升学生观察探究能力。第5、6题的都市圈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关注城市生活中的交通方式对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影响,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11题从我国三大自然区3处采样点的土壤剖面情境引入,考查土壤剖面的观察,探究不同自然环境气候、植被对土壤发育的影响。第19、20题是两地中学生进行日出方位观测,通过两地日出时直立杆影年变化,从学生生活观察的视角考查学生对地球运动原理的推导与分析,引导学生学会梳理出地理实践探究时的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物 理

物理学科组

  物理选考试卷依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质量水平等级要求,立足必备知识,评价关键能力,试卷的结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保持相对稳定。结合教情学情,以“基于课程标准多角度评价素养和能力”为基本思路,通过真实情境、思维递进、方法灵活、梯度合理的试题设计,考查知识综合能力和多维解决问题能力,满足各类高校的招生选才需求。

  一、落实依标命题,考查必备知识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选取物理核心概念、规律、思想和方法等内容设计试题,全卷考点涵盖物理各模块的所有主题,具有较高的覆盖面,比例合理。如第1题判断力学、电学中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第3题考核真实情境中的足球飞行的能量问题;第6题考查学生受力分析中灵活选择研究对象和运用力合成与分解的基本能力;第9题鸿鹄卫星问题的考点涵盖了相互作用、超失重、周期、加速度等核心概念;第11题从功能和动力学角度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第12题氢原子光谱的考点涉及到几何光学、波动光学、量子光学等核心内容;第17题涉及分子动理论、气体状态变化、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等热学主干知识;第20题则涵盖了必修2、必修3、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四个模块的主干内容。实验题覆盖面广,第16-I题必修1的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第16-II题观测电容器充、放电现象,第16-III题热敏电阻特性及应用。试题立足必备知识,在充分体现基础性的同时,强调了综合性。

  二、立足真实情境,聚焦核心素养

  试卷涵盖学科核心素养各维度,充分展现了素养考查内容的全面性和丰富性,体现了稳中求新的风格。如第2题以杭州亚运会四个比赛场景为背景考查质点模型的构建;第4题磁电式电表内部结构的磁场分布和安培力方向判断,考查物质观和相互作用观;第5题的燃气点火考查科学推理能力;第8题基于生活中取山泉水的情境构建平抛运动模型求水流初速度,考查物理观念中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和科学思维中的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第7题的核聚变、第12题氢原子光谱、第14题电磁波的粒子性、偏振现象应用等,都考查了对物质观和科学本性的认识。第16题设计了三个小题,以学生必做实验为背景,从实验思想、操作规范、数据处理、方案设计、论证解释等方面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第18题将科技发展中摩擦双向异性的新情境结合到常见物理运动过程模型中,综合应用动力学和功能规律解决复杂问题,重点考查科学思维中的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还有第9题的一箭三星、第13题的超导、第19题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等都立足真实情景、关注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工程,加强对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的考查与渗透,体现立德树人的理念。

  三、设置合理梯度,评价关键能力

  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层次、试题情境的复杂性和新颖性、知识要求的深度和广度等多方面设计试卷的难度。整卷设置了多层难度阶梯,有效区分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解决与自身能力吻合的问题。如选择题的前几题,以熟悉的情景、简短的描述“友好”地呈现,学生入题快,随后逐步提升,最后几题的综合性和创新性逐渐加强,有利于区分学生。如第10题小球和光源振动、第13题超导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第15题波传播和折射等,试题新颖,看似容易入手,但需要深入思考和严谨论证;非选择题难度逐渐递进,呈现入手容易、逐步展开、深入思考的特征。第16题从实验基本原理、操作、读数入手,逐渐拓展到方案设计、问题解决。第18题力学综合题,从机械能守恒入手,综合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解决综合问题。第19题从二力平衡入手,综合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解决新情景问题。第20题通过调控磁场或电场实现质子束的“反射”和“折射”,设计新颖巧妙。计算题情景设计既熟悉又新颖,问题设计由易到难,要求知识综合,多维的多层次的能力要求,利于大多数学生学有所得,利于多层次学生的区分选拔,利于高水平学生的脱颖而出。

<< < 1 2 3 4 > >> 共 4 页
站长统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高校

  • 1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 2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3

    攀枝花学院
  • 4

    新乡医学院

    历年分数

  • 5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 6

    重庆中医药学院
  • 7

    武汉东湖学院
  • 8

    新疆第二医学院
  • 9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10

    曲阜师范大学
  • 11

    康复大学
  • 12

    三亚学院
  • 13

    信阳学院
  • 14

    扬州大学
  • 15

    新疆政法学院
  • 16

    中国药科大学
  • 17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 18

    西安工业大学
  • 19

    武汉轻工大学
  • 20

    山西工学院

推荐学校

  •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东南大学

中职院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