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人: 郑州中学语文教研组长 高级教师 黄玫
个人和他者的关系是青年成长过程中最易发生冲突的话题之一。尤其是对于在现代独生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如何面对他者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思考和引导。
2023年全国乙卷作文继续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我、关注社会。具体表现在:作文材料以习近平语录中的两句名言,正向引领青少年思考和理解个体与他者的关系,又进而从个体生命的观照中,延伸开去,用普适性的道理引领人文怀抱:打开多元视角,展望多彩社会和多元共生的未来。
作文由材料和写作要求两段组成。
第一则材料 :以灯和路为喻,引导学生思考打压、贬损、阻碍他人与自己的实际利益无增,也即是损人并不会利己,从反面切入引导学生思考自我和他者的关系。
第二则材料:两句正反名言,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春满园”的最好抉择是百花齐放。
更进一步引导学生明辨“百花”与“一花”的选择之高下,同时以“春”和“花”这样内蕴丰富的意象来譬喻,使写作的范畴顺理成章推进到个人、他者、社会、国家、世界等更大范畴的关系中去。
而这些正是当代青年即将面对的成长语境。
这样的作文题,看似平凡,实则“用心良苦”。
这次作文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新材料、新情境和新问题。
00后多数诞生在独生家庭,成长在个性解放、自媒体表达自由的时代。没有引导和修剪的个性在现实中难免遭遇青春冲突,遭遇社交、生活的壁垒,带来抑郁等不良情绪。
作文写作显然不能止于校园,但又不能不联系自己的生活。
一花与百花的关系,实则引导学生进而联想到个人与国家,民族与未来、国际合作等普遍适用的社会关系的思考。
如此明确的主题和写作要求,要获得发展等级的高分,是具有挑战性的。名言组合,名言蕴含的启思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从限制要求来看,必须联系生活体现思考,既防止了套作,也是对语文核心素养“思维发展和品质”的考查。
首先立意要高远。
个人的光如何与他人的光交融?唯有融入时代浪潮,展现一代青年的时代担当,青春有为,为他人和祖国谋福利,才能既烛照自我,亦照亮他人!
其次形式要新颖。
一定要在意象的表面意义和意象的联想意义上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材料取自习总书记的讲话,统括性很强,蕴含普遍的真理,如何把普遍的真理形象化,深刻化是学生切入论点和分论点的抓手。
综上所述,要想写出新意,必须在发展等级上高人一等。
譬如可以文题意象化,明扣或者暗扣百花之“春”。开头意象式的描写入文,场景典型,分论点选择新颖的譬喻意象起笔,逐层深入。思维深入,透过表面现象,从本质上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材料行文,能够考查出学生思维的思辨力与严谨性。论证中有具体的社会重要的人物、事件和领域,针对当代青年要发出倡议和呼告,个人要不断地“走出桎梏”“走向春天”,作文要从观念和行动两方面展开思考。
作文要立意深刻,情感真挚,材料丰富,结构明晰,语言出彩,这些是需要下一番真功夫的,总之要争取在发展等级上至少要占上一条优势。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作文,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关注成长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也促使高中语文教师思考语文教学与考试之间的关系。由这次作文可知,我们必须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彰显高中语文教学的高度和格局。
高考导向教学,作文展示素养。这次作文题目的设置既切合了新课标、新教材的“双新”精神,也弘扬了时代主题;既展现出大国的气度,又让考生前行在青春报国的路上。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高校
1
江苏科技大学
2
西安交通大学
3
河北农业大学
4
南京警察学院
历年分数
5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
6
豫北医学院
7
重庆大学
8
贵州医科大学
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11
山西医药学院
12
河北体育学院
13
西安工业大学
14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15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16
成都文理学院
17
成都外国语学院
18
华中师范大学
19
黄河交通学院
20
宁波诺丁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