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24年高考作文模拟试题+优秀范文(二)
2024-05-24
掌上高考
关注掌上高考


温馨提示:模拟志愿填报用掌上高考,信息丰富准确,一键生成“冲-稳-保”志愿。点击此处,开始精准填报吧!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出”是人生的一个方向,“出”是走出家门,走出校门,走出自己之前的舒适区……走出去,你才会有阅历,有沉淀,有气质;走出去,才能与世界同呼吸、共发展、齐分享。当然,走出去也是有风险的,收获可能要以选择为前提,甚至以舍弃为代价。

  对于“走出去”这个话题你是如何看待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走出去:从必须到勇敢

  人生有多种选择:或三五好友“悟言一室之内”,或一人独坐焚香竟夜读书,不能说不会增长阅历,陶冶性情,增添气质;但是走出去,与世界“同呼吸,齐分享”则是另一番广阔的天地。二者不能相互代替。走出去是另一种陶冶和沉淀。尤其是青年,必须走出去,勇敢走出去。

  为什么青年要走出去?

  一是与时俱进:历史发展必然走向全球化。从非洲出发的人类脚步到大航海时代的烈烈帆影,从铁路、飞机、电报、电话的发明到网络通信、5G技术、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世界从未如此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科技进步和工业革命,让人们从鸡犬相闻的农家小院走向互联互通的“地球村”;商业、金融、信息和交通构筑的现代立体网络,织就了我们的当今生活;求学、就业、社交、旅游……这些活动无一不要走出去。走出去是工业化、商业化和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

  二是个性绽放:个人发展必然走向开放化。封闭,可能会很安定,但也必然保守。长时间的封闭也必然走向落后。荀子说“学不可以已”“木直中绳,以为轮”,说明人是可以改变且必须改变的,这就是发展。就像美国与中国的贸易脱钩、芯片断供不能阻挡华为5G手机上市一样,互联互通、共享共荣的时代,如钱塘潮势不可挡。抓住机遇,年轻人要勇立时代潮头。

  诚然,走出去有风险,创业未必人人成功,求学未必人人成才。负笈前行,长途漫漫,一路艰辛。玄奘西行求法,鲁迅东渡求知,皆是如此。叶嘉莹先生也曾说过:“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或许这就是人生。

  然而,人生不能因噎废食。总有一些人因此不思进取,甘为人后;或自怨自艾,畏首畏尾;或自私自利,小院高墙。前者如晚清的中国,闭关锁国;后者如当今的美国,构筑壁垒。殊不知,真正懂得生命哲学的人或国家,总是以开放的心态拥世界入怀。这样的人即使足不出户,也是“走出去”了。走出去不一定如徐霞客踏遍祖国千山万水,饱览神州锦绣河山。据说康德一生未离开他生活的德国小镇,可是依然关心头上的苍穹和内心的道德律。哪一个贤才不是以开放之心日有精进?走出去,首先是精神的开放、勇敢、自由和独立。这也应该是生命本然的样子。

  所以,不管脚在哪里,心首先要走出去。走出去,才知道自己的视野多么有限,更知道自己的可能多么无限。一点风险没有,终将一事无成。因为生命的哲学就是绽放的哲学,生命的过程就是自我雕塑的过程,它不可能没有取舍和疼痛。

  走出去是青年人最好的选择。我们要勇敢挑战自己,借得一双翅膀,搏击万里长空。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高校

  • 1

    武汉科技大学
  • 2

    荆楚理工学院
  • 3

    常州工学院

    历年分数

  • 4

    山东建筑大学
  • 5

    贵阳学院
  • 6

    南京中医药大学
  • 7

    银川科技学院
  • 8

    南通大学
  • 9

    武汉晴川学院
  • 10

    云南民族大学
  • 11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 12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13

    武汉传媒学院
  • 14

    贵州中医药大学
  • 15

    江汉大学
  • 16

    西安工商学院
  • 17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 18

    晋中信息学院
  • 19

    烟台大学
  • 2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推荐学校

  •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东南大学

中职院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