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一种信号,这个时候单纯的鼓励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策略。只能让面临中考和高考的考生更加焦虑。进入临考阶段,要让考生们对自己进行一次重新定位,重新认识自己的水平,接纳自己的水平,不把目标定得过高,把焦虑保持在合理的水平。”近日,一场专门针对初高中毕业生如何备考的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的博士生导师崔丽霞教授就如何看待考生的焦虑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本次活动是由团北京市委和首都师范大学主办,12355北京青少年心理与法律服务热线和首师大教育学院心理学系联合承办的。
在活动现场,来自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相关专家针对毕业生备考进行了“不良情绪调节的多重途径及其心理与脑机制”“正念训练在学生压力管理中的应用”“备考期间心理风险学生的早期识别与管理”“心理健康辅导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及“校园心理弹性干预计划——中学生抑郁症状预防性干预指南”5个方面的培训课程。来自北京各区县中学相关方面的老师接受了当天的培训。
“适度的焦虑并不是坏事,考生不要不停地跟焦虑较劲儿。这反而会加重考生的负担,要首先接纳自己。”崔丽霞教授说。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博士生导师罗劲教授提出,在备考压力下,大脑中额叶的监控功能失效,理性思考与“认知重评”可能不起作用,这时候要使用一些更加巧妙的办法,比如用另外一种情绪替代焦虑和思虑等情绪,“我们的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悲’可以克‘怒’、‘怒’可以克‘思’。”罗教授说。
据悉,在中、高考期间,12355北京青少年心理与法律服务热线将联合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还会推出中考、高考减压系列公益活动,包括减压沙龙、考生压力来源调研、私人定制一对一心理辅导等。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