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高校开学季:学生卖日用品 谨防骗子敛财
2017-09-03
澎湃新闻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贴满“高薪兼职”广告的宣传栏、推销商品人员络绎不绝的宿舍楼、营销摊位随处可见的校园......开学季来临,一些刚去学校报到的新生们发现,大学校园里弥漫着浓厚的商业气息。

  广州一高校大二学生陈诚,去年利用开学第一天“做生意”,赚到了大学的“第一桶金”,他告诉澎湃新闻“主要就是利用学校地处偏远,提前批发一些蚊帐、衣架、水桶这些生活用品,然后挨个宿舍推销给新生,效果很不错。”今年,他继续了前一年的生意,并扩大了“业务”。

  然而,想在开学季赚钱的,还有趁着开学第一天混进学校敛财的一些社会人士。“一般都是冒充师兄师姐,这样能让新生降低警惕性,而且开学第一天能混进宿舍楼,骗一些刚刚安顿好外地新生。”广州一高校新闻与传播学院辅导员表示,新生被骗事件每年都会发生,防不胜防。

  大一新生嗅商机,卖生活用品挣千元

  2016年,在家人亲戚庆祝陈诚即将要就读大学的时候,陈诚在饭桌上第一次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想趁着开学季,提前批发一些蚊帐、衣架、水桶到学校里面推销,“可以说遭到了全场的强烈反对,除了我妈妈觉得可以试试,没有一个人支持我。”

  陈诚说,可能是受经商家庭的影响,自己从小就很喜欢卖点东西,这次开学季,在他看来是一个“小商机”,“因为我们学校比较偏远,我之前去过,三面都是山,周边什么都没有,那么新生入学肯定需要一些日常用品,不可能再开车到市区去买。”

  在经过了和父母的长期协商后,父亲总算是同意在入学时帮他叫一辆家里的小货车,把提前批发好的物资搬到学校。

  “我在开学前两天,就去批发市场买了衣架、文章、水桶、拖鞋、凉席这些东西,而且和商家商量好了,如果卖不完回来可以退,这样我就可以多拿一些货。”陈诚说,开学那天,爸妈开车送他去学校,后面就跟着运货的小货车。

  为了能抢占先机,早上8点多一家人就出发去学校,办理好入学和宿舍后,陈诚就开始逐个宿舍推销自己的产品,有需要买的,他就下去车里搬上来,“和我预料得差不多,很多家长都没有准备蚊帐、衣架这些,而我卖得又不贵,所以基本上一问他们都需要买。”

  忙活了一天后,陈诚终于送完了这些货,除了一些凉席和水桶剩下来,衣架、蚊帐和拖鞋全部都卖完了,对他而言,这一次尝试,让自己很有成就感,“钱赚得不多,毕竟都是一些便宜的东西,但也赚了几千块钱,而且还认识了很多新同学,还是很满意的。”

  今年新生开学,陈诚打算继续自己的小生意,而且和宿舍的人一起做,“人多一点,可以跑的宿舍更多,而且我们还打算找两个女同学,帮我们推销一下女生宿舍。”陈诚说,自己就是本校学生,家长会更加信任,再加上可以送货到宿舍门口,有需要购买的一谈就成。

  虽然卖东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赚钱去旅游,但陈诚说,自己卖的东西一定是保证质量的,“因为毕竟我也是学校的学生,卖的(对象)都是同级同学,名声也是很重要的。”他告诉澎湃新闻,他现在有好几个好友,都是当时卖东西时认识的。

  高薪兼职陷阱:新生入校被骗钱

  展会工作120元一天,高薪家教时薪100元……在高校的宿舍楼、食堂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这些贴在墙上或宣传栏里的兼职广告屡见不鲜。

  “我当时刚刚做完新生登记,在宿舍收拾东西的时候,就有人过来给我推荐兼职。”海南一高校师范专业学生刘欣告诉澎湃新闻,去年自己刚入校,就差点被骗。

  刘欣说,过来宣传的学生声称是同专业大三师姐,“她说,她在一家补习机构兼职语文老师,现在缺人手,想找一些周末兼职,一天300块钱包吃饭。”家境不是特别好的刘欣很是心动,并加了“师姐”微信好友。

  “晚上她和我说,如果想兼职教师,要有教师资格证,但我还没毕业,可以以机构的名义帮我们办,但费用要自己出,每个人500块钱。”听到要先交钱,刘欣有些犹豫了,“我生活费只有1000,还不知道刚入校要不要交其他的钱。”

  在刘欣和“师姐”商量能否晚一个月再办理时,“师姐”没有再回复她,“当时还有些难过,觉得这个机会不等人。”然而在开始上学后,刘欣先后从4名同班同学处得知和她相似情况,其中3人已经交钱,微信转账后就被“师姐”直接拉黑。

  “我们找了辅导员,老师说每年都有类似的事,那个人根本不是我们学校的。平时外人不可以进宿舍,但新生报到这天很多家长要送学生,就允许各种人进了,其中就有这样的骗子。”刘欣说,就读师范专业的学生大多家境不太好,刚开学就被骗钱,很受打击。

  北京某“211高校”英语专业的小胡,也在刚入校时吃过兼职的亏。

  “当时是新生入学不久,课程基本稳定了,就想找个兼职挣点零花钱。”为了能在经济上更加独立,小胡希望能利用英语专业优势,找一些翻译和英语家教一类的兼职。

  在学校食堂、宿舍的宣传栏里,小胡经常能看到一些兼职广告,于是也尝试联系了一次,“上面写着兼职英语教师,一小时80块,我当时觉得待遇不错,就打电话和对方约了面试时间和地点。”

  按照约定到了面试地点后,小胡很快就发现了异样,“之前一直以为是教育机构,结果进去之后发现是一家信息咨询公司。”经过询问,公司人员告诉小胡,他们与很多用人单位有合作,手里有丰富的兼职资源,会将兼职信息将发给公司的会员。

  “公司人员问我对哪些方向的兼职比较感兴趣,让我填了一张基本信息表,然后就让我办会员。”虽然和自己想的不太一样,但对方在一家正规的写字楼里办公,加上自己的确需要获得兼职信息的稳定渠道,小胡也没有多怀疑,“当时只是担心中介会在工资里抽成,其他方面没想太多。”

  小胡按照对方所说的办了张会员卡,199元包年,对方承诺每周会至少发三条兼职信息。接着,小胡向中介询问是否还有英语教师的兼职,对方回复说已经招满让他再等等,“之后我才发现,公司提供的和英语相关的工作很少,更多的是酒店、展会等服务业的工作。”

  小胡在公司做的第一份兼职是酒店宴会助理,“当时公司说有一个涉及外事的高端宴会,需要懂外语(课程)的。但到地方后,酒店领班把我分到餐饮组端盘子端了一下午。干了差不多4个小时,给了90块劳务费。”

  “当时干下来实在是太累了,觉得自己被骗了,但钱已经交了会员也办了,后悔也晚了。”小胡告诉澎湃新闻,之后公司还会发兼职信息。最开始每周都会发几条,但大概半学期过后明显次数减少,且质量越来越差,大多是发传单,扫楼这些工作。

  线上线下真假“学长、学姐”

  “新生有三防,防火防盗防学长(姐)。”这本是一句玩笑话,但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假冒学长学姐骗取新生财物事件的发生,不幸一语成谶。

  2016年,广东某高校大一学生古玥就遭遇了假冒学姐卖英语资料的骗局,被骗400元。

  古玥回忆,开学第一天新生报道的时候,一个大概20岁左右的女性来宿舍推销,当时没有出示学生证或是校园卡,自称是外语学院学生会的学姐。

  “她一进门就用广东话和我打招呼,知道我不是本地人后,她就跟我聊了很多家乡和学校的事,中间问了下我高中时的英语学习情况。”聊着聊着,“学姐”逐渐进入正题,告诉古玥,学生会和商家合作出了一份英语报纸,报纸上有很多四六级考试材料,那些材料是学生会学生考四六级时的笔记,对学英语很有用处。

  由于英语基础差,古玥想要是有了这个材料学习起来肯定比较轻松,当即用支付宝转账400元买了这些考试材料,“学姐”还开了张发票给她,临别时双方互加了微信。

  几天后,古玥和一个同乡学姐聊天时才知道这是个骗局,几乎每年开学季都会发生。她联系到一位曾经的受骗者,发现都是一样的套路。

  “她边聊天边推销,慢慢往英语学习和四六级考试上引,中途很自然。而且进宿舍还需要刷卡,她能在宿管阿姨的许可下进来,身份很难让人起疑心。”古玥后来才知道,这个假学姐很可能是冒充新生家长进的宿舍。

  知道被骗后,古玥当晚就微信联系假学姐,要求退款,“她答应我8点之后她会统一退款,后来就发现微信给删了。所谓的英语材料更是一份都没见着。”

  而在线上,同样活跃着假学长、假学姐的身影。

  近日,知乎上一位名为“Spike Lion”的用户发帖揭露了一起QQ新生群诈骗事件。据贴文描述,8月13日,有网友伪装成南开大学学生,开设“南开大学2017新生总群”,在群里公然收群费。后经校方核实,该事件是一起诈骗行为,所建新生群并非官方群。

  澎湃新闻联系到博主小何,他是南开大学的一名学生。他告诉记者,最早是学院的大一新生在院群里反映,说自己加了个叫“南开大学2017新生总群”的QQ群,群里正在收费。据新生提供的群消息截图显示,当时群主正在发起一则收群费的投票,让每人每月要交5元的管理费,用于群的内部建设。

  “官方迎新群不可能公然收费,这其中肯定有猫腻。”小何当即申请入群,进群后发现,这是一个2000人的大群,群联系人显示已经有1993个人。群里还在为收费的事情争论,有新生让群主公布身份,但被群主以“无权知晓”为由拒绝。面对越来越多的质疑声,群主和管理员最后竟开启了全员禁言模式。

  这个假群的群主到底是谁?小何和同学做了个调查,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他查询了群主和部分管理员的详细资料,发现他们同时还关注“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新生总群。

  “南开这个假群的群主QQ昵称叫‘群主小号’,我们在同济、北外新生群的管理员里都发现了这个IP,他的备注显示地方是河南驻马店。”小何告诉澎湃新闻,“我们推测,他们很可能还冒充了其他高校的新生群。”

  小何第二天通过南开大学官方微博反映了这一情况。“当天晚上这个群就被封了,搜索群号也找不到了。”

  澎湃新闻私信南开大学官微“@南开大学”询问相关情况,官微回复称“学校已经核实,非本校师生行为,是一起网络诈骗。”8月16日,南开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同时推送一篇题为“新生们,警惕以关怀为名的各类骗局!”的文章,其中专门提到以新生群为名收取管理费,提醒广大新生提高警惕。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所有学生姓名均为化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