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政治高考说明解读
北京新干线学校高考政治专家组
1、考试内容在具体条目上有所增减,但基本内容没太大的变化。
2、内容的文字表达上,07年内容的文字表达侧重课本原文中的内容,08年在内容表达上更详细,抓住教材内容框题中的重点内容或难点内容。
3、在哲学常识部分,在辩证法这一块内容上,特别强调“理论与相关方法论的意义”。
4、试题仍以学科内的知识综合为主,学科间的知识运用占的比例比较少。
2007年与2008年政治高考考试说明对比
1、在考试内容与要求上,07年与08年基本没什么变化。政治“考试范围”部分,经济、哲学、政治常识的具体条目略有调整。参考样题部分调换2道试题,其中选择题1道,跨学科综合题1道
2、在时事政治上,内容范围不同,07年的时事政治范围是2006年4月-2007年3月;08年的时事政治范围是2007年4月-2008年4月。
在政治常识中的“我国的对外政策”,08年比07年多了一个“为世界和平发展作贡献”
3、内容的文字表达上,07年内容的文字表达侧重课本原文中的内容,08年在内容的表达上更详细,抓住教材内容框架中的重点内容或难点内容。
2008与2007年北京高考历史大纲对比
《考试大纲》对控制高考命題、引領考试方向、体现教育功能等方面起到主导作用。学习与领会《考试大纲》是下一阶段备考师生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总体看2008年的《考试大纲》和去年相比没有太大变化,无论是能力要求还是考点设计,整体保持稳定。对考点的阐释,语言更简洁,脉络也更清晰、更线条化,只是做了一些微调。变化情况如下:
中国古代史先秦部分增加了1,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包括夏的建立,商朝的兴衰,武王伐纣,周朝的強盛,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2,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包括农业和畜牧业,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商业交通和城市。明清部分增加了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陕北起义,李自成推翻明朝。中国近现代史部分增加了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删去了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世界史部分用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取代了列强对世界的瓜分。
通过内容的调整,可以看出今年的历史更注重知识的完整性,专题性,更注重世界历史的一体化进程。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