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它让考生在不同的角度理解这篇文章。而不是单一的。比如2014年的北京卷,题目叫“堰湖堤记”,就是一篇文言文阅读理解,是欧阳修写给岳阳楼的,大家可能都听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以欧阳修也写了一篇文章给岳阳楼,它叫做“堰湖堤记”,其实两者的背景是非常接近的。因为同学们听过岳阳楼记这件事情,于是让你来分析这篇文章中欧阳修到底想写什么,他表现自己的情怀是什么。结果大部分同学写的其实都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只是对于语文课本的一个了解,试卷的再现,其实这些考生并不完全错,但是这些考生其实就没有做考试说明里面这个动作,叫做从不同内容和层面来对于文章的内容来进行体察。
所以命题人其实想设计的就是欧阳修创作这篇文章本来的意思。那在本来意思中想提到的其实就是,当我们在做一个工程的时候,不仅要关注这个工程对现在的人民能够达到什么好的效果,还要关注其长远。所以希望未来在这里做官的人、在这里生活的人,能够继续来维护这个堰湖堤,能够让它千秋万代地为后来的人产生美好的效果。其实这个跟现阶段的时政是有紧密联系的。
5.要做好阅读延伸题型该怎么提升能力?
第一个应该对于语文课本上学到的一些基本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其实并不需要特别细腻或者全面,因为毕竟高考考的是课外的内容。但是这个考点里面需要基于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的经验,就是需要一些语文课本上的知识,也就是所谓的知识积累。如果没有,那么通过一些生活的经验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答题。这也给很多在语文知识积累不太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考高分或者考满分的可能性。
第二个需要做阅读理解必要的方法。考生可以学着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进行分析。如何找分析角度?比如,文章里面有各种各样不同人物出现的时候,就可以从人物的方向来入手分析。什么叫做不同层面,有比较浅的,比如说先来介绍一下堰湖堤的制作背影是什么,比较深的,再来谈今天我们如何看待制作堰湖堤,修建堰湖堤的目的。然后再讲到欧阳修写这篇文章,他又有什么目的,这就产生了不同的层次了。
6.大作文的二选一,究竟怎么选?
作文考点其实是没有任何变化的。它一共是有8个,一个是微作文一个是大作文。所以它考点没有变,但是什么变了呢?它变成三选一了,变成二选一了,这只是形式上调整了。
从各个城区的期末试卷来看,两个题目其实是有难度区别的。比如东城的模拟试卷一个是跟书店有关,另一个是诗人拿里面拿着一朵花,然后墙上有一朵花你怎么看。就是考题有一个是偏重于时政类型的,有一个是相对来说是文艺化比较强的。再比如海淀的期末试卷,一个叫做方寸之地知锦绣,还有一个叫做请你谈谈对韧性的看法。同样,一个是文艺性比较强,一个是结合现实生活,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潮流语。其实它恰恰是给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思考。那现在选择性多了,总有一款还稍微适合于考生的。考试考察的是同学们的能力,那么考察能力本身就是殊途同归。
怎么选?第一是选你熟悉做的命题角度。比如考生特别擅长写一些跟学习有关,跟人生有关的,甚至跟感情有关,那么当然考生在考场上就写这个角度的。
第二是选你特别擅长写哪种题材,比如考生擅长写议论文,那么考生可以选一个更能够进行议论分析的。如果考生擅长写抒情散文,那么也可以选一个文艺气质比较强的,便于考生抒情。
第三是考生应该选更了解熟悉命题背景的。也就是说,从命题的角度来说,考生更理解二选一中的哪一个,考生就选哪一个去写,它会给考生非常好的方向。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