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余人次报考中戏
中央戏剧学院是教育部直属艺术院校,也是我国戏剧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学校2018年招生政策有哪些变化?今年考生报考情况如何?记者日前采访了学校招生负责人。
记者:学校2018年有多少个专业招生?计划招多少人?
负责人:2018年学校有表演、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6个“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下设专业,24个招考方向面向全国招生,本科计划招生598人。
记者:学校今年招生政策有哪些变化?
负责人:今年学校招生工作继续全方位稳步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
表演系继续与英国盖德霍尔音乐戏剧学院合作开展双学位校际交流项目,计划招生25人。该项目由两校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互认学分。在规定学制内成绩合格并符合两校学位授予条件的,由两校分别颁发毕业(学位)证书。
戏剧管理系与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合作开展“3+2“校际交流项目。符合条件的学生在完成中央戏剧学院3年学习后,赴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学习2年。成绩合格者将分别获得中央戏剧学院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及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
舞剧系与美国伯克利-波士顿音乐学院合作开展校际交换生项目。两校将选派学生赴对方院校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校际交换,并互认学生在接收院校获得的学分。
学校2018年首届招生的偶剧系于2017年正式成立,今年招生计划25人,学制4年。偶剧系是在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基础上,汲取世界偶剧艺术精华,融合当代戏剧创作理念创设的,旨在构建我国偶剧艺术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这也是国内首次将偶剧表演与设计升级为“系”的建制来开展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
记者:校考在京设几个考点?
负责人:校考在京设两个考点,包括中央戏剧学院东城校区考点和昌平校区考点。
记者:学校今年报考情况如何?哪些专业报考竞争激烈?
负责人:2018年有51698人次(含兼报)报考中戏。从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的竞争情况来看,今年仍是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报考人数多,竞争较激烈。
记者:学校表演专业每年都被考生追捧。该专业选拔考生注重哪些素质?
负责人:中戏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优秀的演员,而不是选美。
演员的创作任务是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艺术创作反映生活,生活中每个人的形象和气质千差万别,所以我们需要不同类型的演员来创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当然,高颜值也是其中的一类,但绝不是唯一一类。
作为表演专业学生的选拔考试,我们更注重的是考生的天赋和是否具有成为演员的基本创作素质,如注意力、观察力、模仿力、想象力、表现力、幽默感、节奏感等。
记者:学校选拔人才注重考核哪些素质?报考中戏的考生要做哪些准备?
负责人:学校考核内容是与选拔什么样的人才这一根本任务紧密衔接的。以表演专业为例,我们将对考生是否具备成为演员的基本素质的考查需求凝练为几项基础科目,包括表演、台词、形体、声乐、口试,考试形式为面试,考试结果由考生各科目水准和综合素质表现决定。考生要按招生简章上的考试科目要求,认真备考。
记者:近年艺考热“催热”培训机构。您觉得考生是否有必要参加艺考辅导班培训?
负责人:现在艺考培训对高校人才选拔来说弊大于利。我们理解考生出于对考试的高度重视而精心准备的用心,如果通过培训能够帮助考生树立正确的表演观念,知道该如何配合考场老师的要求,鲜明、准确地展示自己各方面的真实情况,这对高校和考生来说都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然而,通过对近年考试情况的判断,我们发现实际情况恰恰相反。目前艺考培训机构师资力量良莠不齐,甚至有些师资不具备正确引导考生备考的基本专业底蕴,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把本来充满朝气、热情,能够真挚表达自己的考生,引入虚假、做作表演的歧途。这是考生和家长要慎重选择的方式。
记者:学校录取原则是什么?
负责人:所有专业录取原则均为文化课成绩达到学校划定的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后,按专业排名从高到低录取。不同专业文化课划线规则有所不同,详细划线办法已公布在招生简章中。
记者:一些家长认为,艺考是文化成绩低的考生上大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近年学校对考生文化要求是不是越来越高?
负责人:“艺考是文化成绩低的考生上大学的一个重要途径”这确实是误区,没有基于对艺术类专业正确真实全面的判断。
比如,表演专业是研究人和表现人的专业,是否具备较深的文化底蕴对学习表演专业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试想,如果学生没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文化修养,没有参透剧本的能力,就做不到理解和分析清楚人物。认知层面有欠缺,何谈表现?
目前高考成绩是对考生文化基础和文化修养的一个较公正客观的评判标准。中戏一直在传递提高对考生文化课成绩要求的信号,也是为了使考生对艺术类专业有清醒的认知,理性报考。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