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北京教育考试院版:依托不同尺度区域,突出地理主干知识和素养的考查
2018-06-08
北京教育考试院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2018 年全国高考北京文综地理卷(简称地理卷)命题立足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基本要求。试题继承和发展北京高考地理多年以来逐步形成的鲜明特色,坚持“走大道、求大气”的试题特点,坚持稳中求进的命题原则,努力构建地理学科知识、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三位一体”的命题思路。

  1. 坚持立德树人目标,精选命题素材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区域发展战略、新型国际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美丽中国、加强铁路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等做出重大部署,地理卷命题基于这一背景,精选命题素材。第1~3题聚焦川藏铁路,第40(1)题和41(1)题等素材,与交通强国、区域发展战略密切相关,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第9题围绕乡村建设,体现地理学科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应用,学生关心我国乡村地区的发展变化。第7题涉及二十四节气、第40(1)题以京杭大运河文化带为背景,第41(1)以广西“坭兴陶文化”为背景,突出表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地理智慧,树立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和对爱国情怀的深切认同。

  试卷融入时事热点话题,符合贴近时代、贴近贴近社会和学生生活的要求。试题涉及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全域旅游、我国与多米尼加建交、废钢利用、乡村发展等热点事件和话题,使学生充分认识地理学科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其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 从不同空间尺度入手,突出主干知识和素养考查

  地理学科的特色之一是地理事物和现象总是与特定区域相联系。题目以不同空间尺度区域为承载体,考查地理学科主干知识,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知识的结构性和关联性,加强对区域认知能力的测评。

  大尺度区域重点考查学生对区域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5~7题选定全球范围的半球和大洲尺度,涉及北京的位置和有关北京的设问,突出北京符号;第36题选取行政界线明显的国家尺度,重点考查学生对区域地理理论的认识与理解。第40(1)以介绍京杭运河概要为切入点,引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认知。

  中等尺度区域旨在考查学生对专题地理要素内容与规律的理解和判断。第5题以国外某流域钢铁企业布局为命题立意;第10~11题以某城市区域为例,涉及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点;第41(1)题则以广西钦州市坭兴陶文化为主线,考查区域内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分析。

  小尺度区域的设定,是兼顾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考查。第9题通过小尺度的村域范围内地物的方位解读,兼顾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考查。鼓励学生在真实地理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 设计类型多样的图表,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坚持近年来地理图表制作多样化的基本脉络,设计图表共10幅,比往届试卷有所增加,有效发挥地图作为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功能,注重学生分析地理图表能力的考核。

  图1和图18分别从经度和纬度方向描绘区域地理要素,考查学生对地理现象空间规律的分析。图2提供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要求学生能够分析地质循环变化和特点。图3显示四个大洲不同海拔面积比例及纬度范围,为考生提供一幅立体空间的景观图。图4是某时刻北半球气压图,体现空间变化到时间变化的统一。图5采用简化的流域钢铁企业分布图,考查学生对企业空间布局的推断能力。图16采用学生熟悉的区域+气温降水图的表现方法,在坚持回归教材和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考查学生对诸多地理信息的提取和归纳能力。图19突出呈现旅游景点和交通线路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回答本题的思路。

  4. 题目设问开放亲和,激励考生创新思维

  在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和技能考查的同时,题目设问追求平稳、亲和与开放,使学生感悟和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美学价值,提高试题卷面的吸引力,尽快调动学生积极分析地理问题,增强对试题重要信息的敏感度,养成创新性的思维习惯。试题结构合理,难度适宜,从正面设问。

  试题坚持设问的开放性,引导和考核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第36(1)题要求考生列举多米尼加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可以任选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并阐述分布特点,体现了题目的开放性。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