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前,我想再听一堂思政课”
北京建筑大学举行“践行工匠精神 融入时代大潮”毕业季主题教育活动
高蕾、李小虎
7月3日,在毕业典礼前的一天,我校为毕业生们开设了一堂特殊的思政课。在这堂主题为“践行工匠精神 融入时代大潮”的思政课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希磊给即将离开母校、踏上征程的毕业生们讲述了学校的办学传统与工匠精神的实质,鼓励毕业生们肩负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时代大潮,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做出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后一堂思政课”源自一名毕业生的愿望。“在大学四年的课堂上,有很多老师教给我们知识和做人道理,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孙希磊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毕业前我想再听一次他的课。”在今年的毕业生座谈会上机电学院毕业生高梓桐上表达了他离校前的愿望。
为此,由党委宣传部牵头,与学生工作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策划了这一毕业季主题教育活动,旨在引导广大毕业生认清时代发展的趋势、把握“工匠精神”的精髓,在未来的发展中传承“实事求是 精益求精”的校训精神,带着母校的嘱托,在各自的工作领域中建功立业。
课堂上,孙希磊从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和办学传统与工匠精神的有机关联讲起,通过讲述十九大开启新时代、迈向新征程的今天,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赋予青年学子的历史使命,激励毕业生们要秉承“敬业、精益、专一、创新”的“工匠精神”,勇于迎接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之中,在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业醇儒富,辞华哲匠能。”孙希磊用唐朝诗人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中的诗句作为课堂结尾,寄语毕业生同学,希望同学们立志高远、脚踏实地,践行北京建筑大学“实事求是、精益求精”校训,成为国家和北京市建设事业的排头兵,成为城乡建筑领域的领军人物和骨干人才。
台下60余名毕业生代表认真聆听“大学期间最后一堂思政课”,感慨颇深。
“工匠精神也代表了我们北建大精神,孙老师这节课让我们更加坚定、满怀信心的面对未来,让我们带着大国工匠的情怀离开学校。” 测绘学院遥感141班毕业生齐丹阳深有感触,她希望“将来作为一名北建大的校友,能够不辜负学校的嘱托,为国家、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希望毕业之后还能够常回来听孙老师的课,他的课能够给我启发和能量”机电学院车141班毕业生高梓桐讲到,谈到工匠精神,他讲到“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一个基层的岗位,工匠精神将指引我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扬北建大人的精神,练就真本领,服务国家,服务人民。”
近年来,北京建筑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思政课程”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
首先,围绕“课堂”和“实践”两个环节,积极进行“思政课程”改革。
教学质量改革,让思政课堂“亮起来”。一方面,以课改立项为龙头,积极探索“专题型”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翻转课堂、“课中课”等教学方式方法。另一方面,抓培养模式创新,探索“两渗透、两结合、三对接”育人模式,通过融合学校特色和专业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培育机制探索,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贯穿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渗透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改变以往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仅靠“思政课”的“单边模式”,有效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孤立进行的现象,形成“专业课程、实践环节、双创教育”三对接机制,拓展教育空间,形成教育合力,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北建大思政课教学多媒体资源库”,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教学活起来、动起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
协同实践育人,让思政课堂“活起来”。针对不同课程内容和要求,设计不同的实践主题和任务。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致力于城市文化教育,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公益活动、法庭旁听等,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城市、走进社区,提高大学生对现代城市风貌与精神气质的感受和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聚焦爱国主义教育目标,采用学生全方位调研考察、教师全过程讲解指导北京市革命纪念建筑物及遗址遗迹的“点面”结合形式,达到体验式教育的目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课”围绕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组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和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编写《大学生创新创业》教材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着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紧紧围绕建筑工程、城市污染治理、交通拥堵、绿色环保、建筑遗产保护、城市公平正义等具有专业特点的实际问题展开调研。
同时,探索建立“大思政”社会实践工作格局,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专业学院、宣传部门、学工部门进行对接,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参与指导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另一方面,针对我校专业特点,结合学生专业发展需求,设计“思政课”实践题目。把“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要求”和“专业教育”的实践功能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完成专业实习的同时,完成“思政课”实习,使两者相得益彰,达到“双赢”的良好效果。
其次,探索“课程思政”建设,让专业教学与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
学校注重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专业教学与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如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在党委宣传部的引领下,依托专业教学环节“科技活动周”,结合时代主题,在课堂模型制作中充盈理论学习、主题参观、实践调研等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学,覆盖全体一年级学生。2015年,开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主题活动,制作抗战遗址模型;2016年,以“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重走长征路”为主题,制作长征遗址模型;2017年,“一带一路”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制作“一带一路”历史建筑模型,受到了校内外师生的关注。学生成果代表学校参加了“迎接学习党的十九大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北京高校师生主题创作展。
我校的学生科技活动以引导青年学生积极投身科技实践为主题,以发挥学生专长、展现学生风采、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组织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采的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引导我校青年大学生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比如,面对雾霾、热岛、内涝、拥堵等影响百姓生活、阻碍社会发展的 “大城市病”问题,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副教授索智带领的“未来城市交通功能提升创新团队”在道路交通工程的研究领域贡献了“北建大智慧”,开发了多种道路功能性提升技术及相应环保型道路新材料,如“减霾路面”、“海绵透水路面”、“清凉降温路面”、“融雪路面”以及把地沟油变废为宝的“废弃植物油再生沥青铺面材料”…… 为城市绿色发展开辟了崭新路径。同时,团队还荣获国家级银奖2项,其他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5项,培养了30多名优秀毕业生,2017年荣获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再如,为了保护和传承北京的水文化遗产,我校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王崇臣教授成立了水文化遗产研究团队,实地调研、走访了北京18个区县,系统调查了北京209多处水文化遗产的现状和历史信息,建立了“北京水文化遗产数据库”。团队成员深入小学、中学开展水文化教育活动,并在本校开设了《北京水文化》通识课,构建“小学、中学、大学”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教育体系;开通“北京水文化遗产公众号”,出版了《京华水韵——北京水文化遗产》书籍,建立了“北京水文化遗产特色资源库网站”。在团队的努力下,消失的北京“水城”通过逐渐“鲜活”起来,北京水文化遗产也从“专家眼中”,走进“大众视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