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增加词汇量考核未必是坏事
杭州学军中学高级教师 张必安
全国考纲中英语加强了对词汇和阅读量的考查,英语学科词汇增加了240多个,阅读量也会有所增加。这说明考纲非常重视考生实际使用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
当然,学语言词汇是最基本的,增加词汇量考核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才会增加。这样的举措对一些中上学校的考生影响不大。因为这些考生从高一开始就加强词汇方面的训练,他们平常学习不仅仅是掌握几个单词,词汇量的掌握早就超出很多。而阅读量的增加、文章加长对学生来说不一定是坏事,因为篇幅长对搜索信息才会更有利。一些很短的文章反而信息不足,不利于搜索信息,影响答题。
此外,高考英语大纲进一步强调的语篇意识和思维能力。听力、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短文改错都是在一个完整的语篇中考查的,即使是单项填空也要设一个完整的情景。这可以说是一个命题的方向,通过语篇来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比如语言、思考、分析、判断能力等等。
备考建议:
“语言是习得的,自然而来的,而不是学来的。”针对高考考纲,要注重基础知识;还有,答题要求要看清,做到规范答题。加强词汇复习,注意词义辨析、词组搭配、动词用法等。另外,每天也可适量读一些英语报刊杂志,以增加词汇量,拓宽知识面,培养自己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背诵优秀范文,提高写作能力,并强化语篇意识。平时,考生可背诵优秀范文,揣摩经典句子的用法,储备材料。考生也可每周写一篇书面表达,按照论说文、记叙文、说明文、书信等多种文体练习,在句法结构练习中获得自己的意识感受。
文综:历史知识点增多 时政热点需关注
历史:杭州学军中学特级教师 戚青平
2008年历史高考大纲增加了许多知识点,变化比较大,增加内容与现代社会发展热点有关。说明这两年的历史命题已开始向文明发展过渡,现在中央特别关注民生问题,命题也更强调人类文明与经济生活的发展,更关注民生与改革。如增加一些经济知识点考查,侧重物质文明考查。在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增加了庆历新政、洋务运动等知识点。
又如增加对农民问题的知识点,涉及农民改革、农民起义等。如明末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等。过去“阶级斗争和农民起义“都是删除的,加进这部分内容说明中央已开始关注农村、农业及农民问题。而加入土地制度的改革,说明知识前后连贯,将原来的土地政策与当今的中央对农村的关注联在一起。
再如增加古代制度创新的考查,强调制度创新。如府兵制、募兵制、西汉时期的编户齐民、刺史制度等。这延续了以前的考纲又有所变化,这些制度的创新与两会期间提出制度的创新不无关联。另外,还突出思想方面的改革、论战。如增加了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等。这样的思想解放运动,原来在课本中并不重要,之所以加进考纲可能与十一届三中全会30年有关。现在改革正向纵身发展,而中国近现代的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不免遇到阻力。所以解放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切合当今纵身改革的实际。
最后还增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解放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在亚洲经济发展中,增加了“泰国、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这说明对发展中国家从历史到现在关注,我们已开始关注亚太地区的民族独立以及经济的发展。
备考建议:
2008年历史考纲变化大,但考生不要刻意的为变化而变化,比如如果对增加的内容特别复习,而放弃了其他基础知识,这也没必要。当然,对增加的内容要关注,因为肯定命题会有意识的朝这些方向发展。此外,在专题复习阶段,要把握主干知识,与第一轮复习形成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最后答题要规范,多关注如人口问题、科技革命、民主法制、社会和谐、新农村问题等即体现国家意志,又是老百姓关注的大事的热点现象。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