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2008年高考考试大纲名师解读:语文
2008-03-10
中国教育在线
关注掌上高考


  [主持人]:关于新课标呢?

  [刘起增]:关于新课标的考纲变化是九处,变化的地比较多,一共九处。 第一处,原来的表述叫探究指探讨疑点难点。全国新课标,新课程标准它表述当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叫做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个在我们原来的教师用的教学大纲当中根本就没有提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新课标本身就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所以这个考纲专门在07年第一次公布,那是为了宁夏、海南、山东和广东四个实验区拟定的考纲,对探究两个字解释成指探讨疑点难点。08年的新课标考纲,这个有一点儿变动,也不是实质性变动,变动的是指探讨疑难问题。疑点难点四个字变成了疑难问题,疑点难点这样表述跟疑难问题的表述实质上是相同的,因此这个地可以说实质上没有什么变化。 第二个是有理解这么个词,下面是顿号分析综合,现在把顿号删掉,变成分析综合,这个也不是实质性的变化。 第三处,用新课标的地区需要必要。在必考内容当中,第一条是现代文阅读,下面有一句话叫阅读一般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2008年的新课标的考试大纲删掉四个字,就变成了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把和说明类四个字删掉,那就意味着现代文阅读所考的文章就是论述类文章,不再涵盖说明类文章了。因此我们过去的复习,如果复习了说明类文章到现在好像应该停车了,现在应该把说明类文章删掉,重点放在论述类文章的内容上。这是实质性变化。

  [刘起增]:第四处变化,有一个考点就是跟全国大纲的新的表述相同,叫语言表达做到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现在删掉两个字,语言表达后面把“做到”两个字删掉,这个不叫实质性变化,就是为了大纲的语言表述更简洁,就说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就完全表述清楚了,如果加上语言表达做到,这做到两个字就赘余了,人家是为了语言简洁一点儿,删掉做到两个字,我觉得不是实质性变化。 第五处变化,这个地方考生应该注意,07年新课标的考纲它在写作的最后有一句话叫每一个错别字扣一分,重复的不计。当年新课标考纲出现以后,人们看到这一条反应就觉得一个错别字就扣一分,是不是扣得太多了,但是大纲这么规定,我们只能遵照执行。新的大纲把这个话干脆删掉了,每一个错别字扣一分,重复的不计,整个删掉。这就意味着用新课标大纲参加高考的考生,他的作文如果出现错别字意味着一个字扣一分,不再这样做了,至于几个错别字扣一分,这个应该由阅卷的现场,由阅卷的领导小组当时来决定,也可能三个字扣一分,也可能两个或者四个,这个好像咱们就说不太准了,就得看阅卷现场,阅卷领导小组他怎么决定这个事,他怎么制定评分标准。这是新课标考纲的第五处变化。

  [刘起增]:第六处变化,考生应该注意。新课标考纲选考内容有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原来的表述顺序是,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原来是这么表述的。顺序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现在不是这样表述的。现在变成了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把小说放在最前面。散文放在第二位。诗歌放在第三位。顺序的调整意味着小说检测不可不防,比如说07年新课标的考纲涉及到宁夏和海南的卷子就检测了小说,是从水浒传里面节选了一段,作为一篇重要的文章,后面设了四道重要的题目,文章选得好,题目出的也非常漂亮,除去这一条以外,宁夏和海南07用的考纲,其中有题型示例,这里面特别选了一篇俄国作家契科夫的短篇小说,题目叫胖子和瘦子。07年的考纲题型示例有小说,07年新课标的考卷又检测了小说,08年考纲把小说放在开头,意味着小说检测的可能性极大,小说的鉴赏应该是考生给予充分重视的地方。这是第六处变化。

  [刘起增]:第七处变化很简单,原来的表述是文学作品阅读鉴赏现在增加一个“的”字,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增加“的”字跟不增加“的”字表述区别不大,并非实质性变化。 第八处变化,探讨作品中删掉中字,就是探讨作品,不是什么大问题,不值得大惊小怪。 第九处变化,考生应该充分重视。新课标的大纲选考内容第二项叫实用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请注意有这样的表述叫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新课标不然,新课标把五种文章的阅读变成了四种,而且顺序也变化,改成了了解,头一条是传记,第二条是新闻,第三条是报告,第四条叫做科普文章。这个地方的变化考生应该注意,没有说检测访谈。比如说2007年广东卷,安排了一篇人物访谈,题目叫访钢琴演奏家傅聪,有高考以来,卷子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人物访谈,07年广东卷出现了,我们当时就觉得应该特别重视人物访谈,防止08年人物访谈再现,现在看来,人物访谈,考生复习可以先放弃它,因为考纲上把访谈删掉了,但有一两条应该重视的,一条是传记,传记,2007年不单是考纲上有,考卷上也考了,考卷是宁夏和海南卷,检测了叶圣陶的传记节选,命题人编了一个题目,叶圣陶在四川,文章选的好,题目出的也漂亮。考生还应该注意新闻,07年考纲上有新闻,08年考纲上仍然有新闻,07年考卷上有,那是新课改在山东,山东专门检测了一篇新闻,标题叫“梦碎雅典”。文章选的好,题出的也漂亮,根据考纲上这个变化,我觉得新课改的省区为了迎接2008年的高考,应该重视人物传记的阅读,重视新闻文体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方式。除此之外,第三条就是社科论文变成科普文章,这就意味着对于自然科学的文章,对于科技文章,考生应该给予充分重视。对于自然科学的文章或者科技文章,考生历来就比较重视,因此就按照原来的办法去复习,应该说问题不大。以上我说的是2008年两份考纲,一份是全国考纲的四处变化,另外一份是新课标的考纲九处变化。全国考纲应该重视什么地方?新课标的考纲应该重视什么地方?就应该重视,合起来说,就是考纲实质性变化的地方,考生应该给予充分重视,关于第一个问题我跟各位网友介绍完毕。

<< < 1 2 3 4 5 > >> 共 5 页
站长统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17-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