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体育进高考:学生体质“止痛”更要“治本”
近日,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做法,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有效发挥其对增强学生体质的引导作用。”为此,有些省份对自己的高考录取方案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各地学生、老师、家长对此的反应也各不相同,一时间“体育成绩纳入高考制度”成了社会各界广泛议论的话题。
学生体质的“止痛药”
学生的身体健康,不仅仅是学生学业的保障,更是一个民族充满活力的未来的保障,近几年来学生身体素质的逐步下降,让学校体育教育在“重智轻体”的教育体系下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高考仍然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其导向作用对于学校、家长以及老师来说都是不可抗拒的。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副院长张志勇认为,高考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对于人才评价的重要标准,在这种状况下将体育成绩纳入高考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让学校体育教学的受重视程度得到提高,这对解决学生体质问题无疑是一剂有效的“止痛药”。
不难想象,如果体育成绩真的成为高考的一部分,那么在校园中至少不会再出现各科老师“抢占”体育课的情形,相反为了提高体育成绩,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学习重视程度也必然会有所提高。参与了《意见》修改工作的广东体育学院教授裴立新告诉记者,将体育成绩纳入高考,将是改变现有“重智轻体”现象的一个突破口,对于青少年身体素质状况的改观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止痛药”如何止痛?
为了贯彻落实《意见》的要求,目前多个地方都已经出台了具体措施,但就如何让高考这剂“止痛药”在学生体质的“痛处”真正发挥用途,专家们一致认为,如何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是当前政策落实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张志勇看来,不能够明确体育“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从根本上是因为体育与其他文化学科不同,很难在体育中找到考试的“知识点”,因此对于体育的考核很难全面地体现学生的体育素质。
“这是一项具有突破性的政策,具体的实施办法也需要有新的突破。”裴立新说,要真正发挥政策的作用,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套能够保证政策执行的标准办法,用有效的手段预防学校“走过场”的现象出现。首先应当在平常的体育教学当中增加更多让学生感兴趣的成分,让学校体育课程的内容更加完善,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其次,在考试内容方面,也应该设置一些更具有时代感的,更能够真实的考核学生体育素质的考试科目。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