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学费该如何定价才科学合理
学费定价既然如此复杂,那么,学费到底该如何定价才算科学合理呢?其实,与其纠结于所谓精确的生均成本和定价标准,不如建立一种良性的学费定价机制。这种机制体现在:
首先,定价技术与方法的科学化、多样化。
世界各国都在探索科学的学费定价与公共定价方法,破解学费定价的技术难题。目前,我国学费定价方法单一,定价机制缺乏柔性,如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充分体现复杂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学费定价方法体系,尚需加强研究,深化学费制度改革。
其次,政府和市场边界的清晰化。
理论上,学费兼有价格的某些功能,参与教育资源配置。现实中,高额的学费(如留学[微博]教育、民办教育、高级管理教育培训)也有人接受,再低的学费(即使是免费)也有人选择弃学。这是因为,前者是市场机制在起作用,后者则是市场失灵,需要政府机制来维护教育公平。因此,在学费领域,政府和市场必须边界清晰,分工明确。
第三,定价程序的民主化、法制化。
通过建立健全学费管理法律法规,规范学费定价行为,充分保证学费利益相关者对学费定价的知情权、参与权,规范学费定价的程序、依据、方法、法律责任。
第四,教育公平的最大化。
在学费的“价格弹性”机制作用下,学费对不同人群的入学意愿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直至影响教育公平,因此,学费制度要与学生资助制度相配套,对低收入人群采取相应的资助措施,或者对不同人群实行差异定价。有效的资助体系是良好的学费定价机制的一部分。
第五,大学成本和收费行为自律化。
由于大学教育科研活动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导致信息不对称,政府和社会对大学成本行为的科学性、合理性难以甄别。根本有效的办法就是完善大学财务治理机制,实现大学的他律和自律相结合,通过学费制度和教育综合改革,建立教学质量——办学成本——优质优价的良性互动的学费定价机制。
第六,教育投入增长的常态化。
除有限的社会服务和捐赠收入外,我国公办高校的办学收入主要来自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理论上,在必要的教育成本水平和其他既定条件下,财政拨款和学费之间存在此长彼消的关系,因此,财政拨款随着物价增长、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要求的提高而增长,也是良性学费定价机制的一部分。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