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如何正确解读学子弃北大读技校?
2014-11-20
作者:重庆晨报
关注掌上高考


  问社会

  何时大众能淡化“名校情结”?

  在这里,我更愿意将周浩看成是被“名校情结”伤害的典型。在现实中,不仅很多人把考北大、清华[微博]当成是一种学习能力来挑战,甚至出现不少学生为考北大、清华连年复读,制造了“唯北大清华不读”的气氛。还有一些家长把北大、清华当成出奇才大官的地方,从而将北大清华跟名利、面子、身份、地位等联系在一起。

  但因为各人兴趣不同,志向也不一样,强扭的瓜甜不了,所以也注定北大清华不可能适合每个人。

  笔者希望周浩这样的转学能给那些具有名校情结的人们,特别是那些最容易将名校情结转化成某种意志的家长带来一点启示,使这种日渐变异的名校情结得到扭转。贺成

  问家长

  何时不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看到这个个案,我觉得最应该反思的是,父母、老师该如何影响自己的孩子和学生。从北大退学上技校的周浩,原本是要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但这个想法遭到了家长和老师的反对。于是,在干预下,周浩选择了北大——不浪费分了,却牺牲了自己的爱好。

  而违背意愿的结果是,周浩到了北大,从不适应到企图转院,再到退学,最终从北大转到技校,与其说是当事人的折腾,不如说是家长老师当初的干预不当。

  事实上,更多的人选择了沉默和服从,稀里糊涂过一生。干预孩子的成长,让孩子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而是按照父母的意愿成长,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而如何改造教育的方式,如何让孩子学会独立,然后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这才是关键。 

 问教育

  职业教育何时才能真正打响品牌?

  理论上而言,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很少有人否定,但实践上,对于职业教育,人们依然充满了歧视的眼光。摆在面前的教育现实是:职业教育虽然已经被提到一定的政策高度,但职业学校的品牌并未打响。

  周浩现在就读的学校——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为他下足了培养功夫。先是减免学费、免除他的后顾之忧,再是“小班授课、配备最好的班主任”,周浩也没有辜负支持他的人,成了“班上项目完成最快、质量最好的学生”,现在更是代表学校打入了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

  现在的问题是,对于在职校就读的庞大学生而言,这样的培养能否成为惯例,显然仍是残酷的现实之问。教育管理部门需要从这之中汲取教育改革的智慧,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社会也应从中学会包容,理解并支持多元教育。

<< < 1 2 共 2 页
站长统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