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专家解读:高考加分项目“瘦身”只为公平
2014-12-19
作者:中国江西网-大江时评
关注掌上高考


  近日,教育部等5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自2015年1月1日起,取消重大体育比赛获奖者、二级运动员统测合格者、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突出事迹者、奥赛获奖者、科技类竞赛获奖者等6项全国性加分项目。

  教育部的这个文件出台后,记者采访了湖北省教育厅和省招办,相关负责人称,湖北省教育厅将严格按照教育部的相关意见执行。事实上,湖北省高考加分“瘦身”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早在2005年,就取消了“当年省级优秀学生”的保送资格;2011年,又取消了“侨眷高知子女高考加10分投档”;今年起不再保留烈士兄弟姐妹加分政策。

  高考加分政策一直颇受诟病,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加分政策存在暗箱操作的可能,每年都有这方面的案例曝光。今年被曝光的案例中,辽宁本溪高级中学体优生加分涉嫌造假最为典型。据报道,今年辽宁有体优生1072人,本溪市高级中学一校独占87人,被称为体育加分“神校”。记者调查过程中,有学生反映,办证加分有明码标价:足球4万多元,游泳7万到8万元。

  不仅体育特长生可以花钱买,思想品德突出加分也受到质疑。“品德加分”的依据是什么?谁来认定“品德加分”?缺乏专业认定程序和科学体系的“德育加分”,能不滋生腐败吗?今年7月,一篇《黑龙江省高考家长诉求书》的帖子在网上引起热议。一名自称是黑龙江省高考考生的家长,质疑今年该省328名“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考生的“加分”资格。

  必须承认,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教育公平也是如此。正因为如此,高考公平永远在路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考不需要改革。17日,教育部等5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随后,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就是落实高考改革的具体举措。

  高考本应是平民子弟最公平的一条上升通道。但是,体优生加分、品德加分等加分项目的出现,让原本单纯的考生智力比拼,附着了很多智力以外的因素。比如,财大气粗的可以花钱买证加分,有权有势的可以通过打招呼取得品德加分,可以通过打擦边球取得移民加分,凡此种种,都与高考初衷严重背离。高考尚未开始,平民百姓的子弟已经落在了后面。

  高考由考生的智力比拼变身“拼爹”行为,有违公平正义,让那些没爹可拼的平民子弟感到心寒。从这一意义上说,教育部密集出台相关文件,落实高考改革的相关举措,无疑让高考更接近公平。当然,教育公平的路还很长,教育资源如何更均衡,就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对此,教育行政部门要努力,公众要保持足够的耐心。

站长统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