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60年前最美乡村女教师 史瑞芬:曾被毛主席接见
2015-09-08
扬子晚报
关注掌上高考


  冬学班扫盲 她成了人们心中最美的人

  夜校办了没多久,县里就号召各村办冬学,在青壮年农民和妇女中做扫除文盲的工作。于是,村上的农民学习班改成为冬学班,史瑞芬的任务更重了,每天夜里都要上课。从此,一到晚上,毕家祠堂里的汽灯一亮,不光是清水塘的村民,就是附近几里路的农民,都会汇集到清水塘这座破祠堂里来。

  史瑞芬不仅教大家识字,还把抗日战争、抗美援朝以及其他地方的土地改革中的许多故事融合到课堂上。农民们听得津津有味,参加冬学的农民队伍也不断壮大,由开始的十几人到几十人,直至发展到一百多人。

  村民进步很快,而史瑞芬也通过冬学,和农民真正融合到了一起,成为了村民心中最美的人。不管谁家有事,都爱找史老师商量。

  为了防治村里水稻田的螟虫灾害,史瑞芬从报纸上收集各种治螟知识,和村民们一起捉虫。有夫妻不和吵架的,都爱找史瑞芬做中间人评个理;村里的嫁娶活动,大家都忘不了邀请史老师做个见证——史瑞芬虽然只在清水塘当了4年教师,但是对于村民们来说,史老师就是亲人。

  荣耀而坎坷的人生

  成为全国劳模,受到毛主席接见

  声名远播却始终坚持教育事业

  因为冬学搞得出色,史瑞芬被苏南行政公署评为“特等冬学模范教师”。1951年8月,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的光荣称号。

  据溧阳市关工委主任路发今介绍,1951年11月召开的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闭幕仪式上,史瑞芬等全国劳模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并和毛主席同桌共进晚餐。席间,毛主席亲切地对史瑞芬说,“哦,你就是史瑞芬,我是从报纸上知道你的,你辛苦了!”

  史瑞芬听了激动得热泪盈眶。她向毛主席诉说了自己在旧社会的苦难,和现在在人民政府领导下的幸福。毛主席听后说:“现在是人民的中国了,教师永远不会失业了,你是教师的代表,有了你们,中国的事情就好办了。”

  1952年,毛主席颁发任命通知书,“任命史瑞芬为江苏省人民政府委员”。通过新闻单位的宣传,史瑞芬的事迹传遍全国,成为名符其实的最美乡村女教师。

  虽然早已经声名远播,但史瑞芬对教育的坚持却从没有改变。

  1954年3月,教育局考虑到史瑞芬在清水塘小学教学战线上作出了杰出的成绩,送她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研究班学习。

  1956年1月在华师大学习结束后,江苏省教育厅调她任江苏省教育工会执行委员。

  1957年至1962年,史瑞芬任省教育工会副主席。

  1962年至1968年,调任南京市栖霞区十月人民公社甘家巷小学校长。后在文革中多次受到冲击,她的健康出现很大问题。

  史瑞芬于1977年12月29日病故于戴埠老家,年仅54岁。

  60多年过去了,史瑞芬却从来没有被清水塘的乡亲们忘记。直到今天,村里的老人仍然不忘把史瑞芬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60年前,清水塘有个最好的老师,名叫史瑞芬。”

  她说

  “我出身贫寒,青少年时期又饱受战乱之苦……为了活命,我要过饭,给官太太倒过马桶,受尽了歧视和磨难。读书的时候,我想当个工程师,或者当个教师,可是在那黑暗的旧社会里,一切梦想都破灭了。我曾经失业困在戴埠老家,只得上山砍柴,卖柴度日。直到1949年春天,解放军百万大军渡江的炮声,溧阳解放了,我也解放了。是新建立的人民政府安排了我的工作,我才能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要用认真的工作回报党和人民。”

  ——1951年,《苏南日报》记者梅汝恺亲自到清水塘体验生活,写出了著名的长篇通讯《我在清水塘》在全国发行。《我在清水塘》记录了史瑞芬这样的感触。

<< < 1 2 3 共 3 页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