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英国“照抄”中式教育:想图啥?
2016-08-10
新华网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英国教育部日前宣布,在8000所小学中引入中国的数学教学模式。此消息一出,顿时成为坊间热议。其实,长期关注新闻,尤其是教育新闻的人,对此应 该并不陌生,甚至应该有点“脱敏”。记得同样是去年此时,一部英国BBC录制的电视纪录片,讲的是英国一所中学引入中式教学的实验,引发各种价值观冲突。 一经播出,立即引发争议。

  同样是去年,上海数学《一课一练》 即将登陆英伦的消息,再度引爆媒体。过往都是听说引进版教材,很少听说中国教材走出去。再往前的2014 年,英国教育部门还曾组织英国部分中小学校长,专程来沪体验上海的小学教育。当时有一个新闻印象特别深,就是当许多英国校长看到上海孩子用九九口诀表计算 乘法结果时,几乎目瞪口呆。

  我在此并不想探讨中英教育的孰优孰劣,那似乎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或者二者结合才是正道之类的“一言蔽之”。我更关注的是,为什么是英国,为什么是英国教育,对中国教育这么感兴趣,如此持续关注中国教育,并且最终下决心模仿“照搬”中式教育。

  显然,这种选择是反复比较、权衡利弊之后的理性选择。在前述那部电视纪录片中,英国人已经把中西方教育的优劣好坏,看得真真切切。他们早已放下 争论,真抓实干,的的确确是想吸收中式教育的优势,弥补英式教育的短处。他们从骨子里,想掌握上海学生PISA全球第一背后的成功秘诀。

  今天,当不少国内舆论津津乐道于中西教育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时,说明我们还是就教育谈教育。要想探究英国热衷中式教育的深层动机,有必要跳出教育的视野。

  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是一个板上钉钉的事实。中国的壮大,在西方人眼里是个谜。无数西方学者力图找到中国成功的钥匙。这把钥匙,他们经过潜心研究的结论,就是教育。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增长,除了制度层面的因素,教育的贡献最大。西方也有高水平的教育,但近20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没有中国这么明显。 问题在哪里?就出在上。这是英国为什么远涉重洋到上海来获取教育真经的真实动因。说到底,从深层次讲,西方是想通过引入中式教育模式,促进经济增 长,提高综合国力,继续保持西方世界在全球的领先地位。

  我们可以看看英国人是怎么学的。就在今年上半年,BBC热播了一部有关中国的纪录片 《中国创造》。虽然这部片子没有“中式教育”那部大出风 头,但对中国创造的全方位解读,还是颇令人印象深刻的。最近,BBC又在热播纪录片《发现中国:美食之旅》最新一季,又盯上了中国人的“吃”。显然,醉翁 之意不在酒,那几乎就是在研究中国的文化,研究中国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成长于什么样的文化环境,似乎在寻找今天中国的发展与文化有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此深入细致地剖析,令人感觉这个国家对中国的研究,已经进入更深的文化层次。

  这是耐人寻味的。英国是什么样的国家?那是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曾经的“日不落帝国”,曾经“老子也是发达过的”,现在虽然颇有些没落,却还是位 于发达国家前列。这样的国家居然能放下身段,仔细总结他国成功之经验,深入研究别国发展之根源,并继而深入学习之、效仿之,甚至不惜照单全收,岂不颇有 “大丈夫能屈能伸”之本色?

  再细思下去,又别有一番滋味。今天它学习的国家,竟是曾经的“手下败将”。从轻视到好奇到研究到仿效,此种学习精神、强国信念与操作手段,令人钦佩之余,亦启人反思。

  今天,我们经常讲到一个词,叫文化自信。我觉得正确理解这个词,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我们自己确实要有一种自信。这种自信来源于英国教育对 我们的“照搬照抄”,来源于中国制造飞速进步,来源于老祖宗留下的殷实文脉。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有一种危机感。要知道别人在学我们,为什么学,如何学,学 了之后会怎么样?要想领先一步,首先要有底气,其次还是要有不断创造创新的锐气。

  无论如何,都要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和谦卑的姿态。真正的自信来源于自谦,来源于实干加创新。如果我们能保持这样一种自信,就不必担心别人来“照抄”我们了。(王多)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1-03-08
中国教育在线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