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扎根农村20年教师呐喊: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乡村教育
2017-02-04
澎湃新闻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我曾经满怀梦想,大学毕业后义无反顾地来到农村中学,扎根农村教育。我任教的乡村中学,位于中国中部地区,人口稠密的江汉平原上。屈指一算,我工作已满二十年了。从一个激情满怀的青年,到而今两鬓微霜的中年人,目睹了它的辉煌,经历着它的衰落。我一直热切地期盼着它强大,却眼睁睁地看着它渐渐地式微,无能为力。

  我无力,因为我已成为弱势群体。

  今年毕业二十周年的同学聚会,全班45人,实到二十人。来的同学,除我以外,都不是在农村中学当老师的。而我们当年就读的高等师范学校(现已更名为工程学院),培养的目标就是农村中学老师。我们这个班,粗略地计算了一下,也就十来个人还在坚守在农村中学的讲台上。其他的同学,有的经商,有的从政,有的跳槽到了大城市……他们如今事业有成,在社会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经济上也没有后顾之忧,他们来母校聚会,基本上是属于衣锦还乡,春风得意。没来的那十几个同学,大都在农村中学教书,其中一个,已然病死在讲台上。作为农村教师中的一员,我理解他们的心情。他们大多对自己的现状是不满的,失望的,怀着些许“无颜见江东父老”的羞惭,还有不便直言的经济上的压力。

  我当初是班级的团支部书记,班级聚会,实在不好意思推辞同学的邀请,不然,我也不会参加的。我多么希望我也能像我们的班长那样开着名车来,为亲爱的同学们豪掷买单,曾经“同朝为官”的他,早早下海经商,已然位居成功人士之列。前来聚会的,跳槽到南方城市任教的同学,尽管我们所用的教材是同一版本,可他的工资是我的四到五倍,我的每月工资,还抵不上他一个月的住房公积金。而且,他的副高职称早已按部就班地评上,因为名额充足,符合条件就上。我的副高职称,就目前来看,限于名额及不能明言的原因,还遥遥无期。这种现状,叫为生计奔波的农村老师如何提得起精神参加同学聚会?

  在向母校老师汇报成长经历的环节中,我没有想到我情不自禁地哽咽了,我不明白我怎么了,我用理智硬压下我胸腔中快要奔涌而出的热流,大而化之地对同学老师说:“我在农村中学生活得很充实,传播知识,教化蒙昧,也感受到了幸福……”这也确实是我的真心话。因为,献身教育事业一直是我的人生理想,我乐意教书,我不后悔我一直以来的选择,可是,为什么,为什么,我会落后同样起点的同学这么多,我不努力吗?我不尽责吗?我没有贡献吗?都不是!我莫名的哽咽,回想起来,那是委屈,那是我不愿面对和触碰的深深的委屈……

  难怪近年来,农村学校普遍出现了教师荒。边远地区的中小学更甚,我所在的乡镇,有一所学校的老师平均年龄达到了56岁,因为没有年轻的老师可以补充。我们这一代老师,是大学没扩招前的统招统分生,曾经是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中的胜出者,也曾是同代人的榜样,但在经济地位决定一切的社会,白猫黑猫理论标准下,天之骄子的高大形象土崩瓦解,甚至成为“读书无用论”的活教材。

  新生代的年轻人,大都奉行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很少有人愿意再做蜡烛、人梯、园丁了。牺牲自己成全他人是圣人的事,年轻一代早已不吃那一套。如今招收的老师,已不限一本或师范专业,不知,下限还会降到何种地步。而时时看到北京等城市中学招收的老师,清一色的清华、北大硕士博士生。师资,是教育质量的关键一环,这叫以后的农村学子,拿什么去跟城市孩子竞争?

  我无力,因为农村教育生态已严重恶化。

  首先,观念上,农村家长已不像以往一样重视读书,尊重老师。

  自从取消毕业分配后,农村家庭几乎倾家荡产,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大学生,遍宴宾客,热热闹闹送进大学,几年后,毕业即失业,家长及学生大失所望。如今家长的口头禅就是“读得进就读,读不进就不读,读了也冒得几大的用”!有的家长干脆说“老师,莫把我的伢逼狠了,我冒指望他读几大的书,在学校长几年身体,总不是个打工”。家长对读书轻慢的态度,让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愿望大打折扣,学习不用心,不刻苦的现象增多。加上网吧、电脑游戏、手机的诱惑,课堂的吸引力日减。尽管老师使出浑身解数,却难以拉回讲台下神游别处的学生。也许,当乡村社会再次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时,情况会有所改观。

  但目前,几千年传统的尊师重教之风,在乡村基本上破坏殆尽。我同事因为伸手教育一下学生,被家长这检查那检查,毫无问题却索赔检查费几千元。一个女老师,被男学生抓着头发在教室拖在地上拳打脚踢,学校还无权开除他,因为他有“未成年人法”的保护,家长也是有恃无恐,一味护子,连向受害老师道歉都勉强。老师没有惩罚学生的权力,学生违纪,只好请家长,大部分的家长打工去了,联系不上,年迈的祖父祖母,只是诉苦,管不住。

  春节后开学,农村还在过年,老师趁家长在家去家访,家长忙着打麻将,不要说倒茶端凳子,连麻将桌都懒得下。更有个别溺爱孩子的家长,对老师管教孩子不满,在学校办公室抖狠说:“你个穷教书的算个屌,信不信我拿钱砸死你!”老师只有流下屈辱的泪。前几年房地产红火,在这个以建筑工为主的打工之乡,他们一天收入有的过千,最差的小工一天也有五六百,头脑活络的成为包工头,早已迈进百万、千万富豪的行列。而此时老师的工资,每月大多数不足两千。对读书和教育的轻视,必然会导致整个社会文明的倒退。社会治安事件的高发,社会道德的沦丧,这样的恶果,只会愈演愈烈!届时,不仅农村社会要为此买单,整个社会都逃不脱。因为,广大农村的青少年,也是未来城市的建设者。

  第二,农村学生多为留守学生,与传统的农村孩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以前的农村孩子,父母务农为主,孩子从小受到父母的照料,跟着父母学习干农活,往往具有热情淳朴,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品格。现在的农村孩子,出生后就交给祖父祖母,亲生父母很少亲自参与养育,除非祖父母亡故。如果年轻的父母不去打工挣钱,却在家养娃,老人会说媳妇好吃懒做,在家没有经济来源,也无法生活。(我们这里的责任田人均只有几分地。)祖父母隔代抚养,常多溺爱,不舍得让孙女做家务,不舍得让孙子下地干活。儿子、媳妇打工的钱源源不断地寄回家,老两口往往还要搭上自己打散工的钱,孙子、孙女要什么买什么,只求不闹。这样的情况,往往养成孩子好吃任性,怕苦怕累,意志薄弱,眼高手低的个性特点。

  第三,城镇化的过程中,乡村的没落必然影响到乡村学校。

  从规模来看,我所在的初中由高峰期的2000多学生,缩减到现在的400多学生。乡村小学也撤并了一半以上。这一方面是由于计划生育出生率的降低,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到城市买房或打工的家庭把孩子转学去了城市。以前,一个年级11个班,每班近100个学生;现在,一个年级4个班,每班不到40个学生。近几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私立学校,疯狂抢夺本来就大幅萎缩的生源,使得乡镇中学的学生规模雪上加霜。听说有个兄弟乡镇中学开学后发现本乡的学生一半不知所踪,后来才知道都被私立学校挖走了。看局势,私立学校和公立乡镇学校的竞争将会在一个阶段长期存在,谁胜谁负,还得拭目以待,不敢妄论。

  以上,是一个在乡镇中学工作了二十年的热血老师所亲历的农村教育。肯定缺乏高屋建瓴的理论反思,也肯定存在井底之蛙的眼光局限,但肯定是一个忧心农村教育的老师的良心之作。写出来,是希望引起社会对农村教育的关注,找到拯救的良方。(帅小文/湖北省云梦县清明河中学教师)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
SRC-1991952092 201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