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体育锻炼中的运动风险,还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解决。虽然近年来国家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本次出台的《意见》,都提出了鼓励政府购买专项责任保险,引导学校、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购买运动伤害类保险,但事实上,我国体育类保险的覆盖面还很小、保障程度也比较低,而其中大众体育保险和学校体育保险更是薄弱领域。
收取费用,是否合理?
依据不同对象,免费、优惠或有偿开放
每天晚上,中国人民大学的操场上总有很多锻炼的人,这其中有不少是附近的居民。“大学可以自由进出,露天场地自然也都是免费开放的。”正在操场上慢跑的小冯说:“不过室内场馆就要收费了。比如游泳馆,学生每小时大约5块钱,对外的话就要20块钱。但相比于校外的游泳场馆,这样的价钱已经很便宜了。”
对于学校体育场馆收费问题,大多数人表示可以接受。此次印发的《意见》也明确提出,学校体育场馆应根据不同对象采取免费、优惠或有偿开放的方式,但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对青少年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原则上应免费。
为了让学校以免费或更低价格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为了保证场馆设备设施的日常运转和定期维护,政府必须加大对学校体育场馆的经费投入。在杭州,学校体育设施日常更新维护被纳入学校预算,政府每年还补助学校场地开放管理经费每校5万元。目前,杭州主城区500余所中小学已经实现了百分百开放,健身次数达250万余人次,初步形成了市民就近运动的“10分钟健身圈”。
在运营方式上,《意见》鼓励学校开展以学校管理为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第三方专业组织运营的模式。对此江苏无锡已先行一步,实行了学校场馆的“管理外包”,由第三方提供日常专业的服务管理,向健身市民收取低于市场价格的费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矛盾心理,如何破解?
开放心态,换位思考,提高国民公共意识
在学校体育场馆的开放中,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心理现象:
比如,一些高校学生,当他在学校读书时,他希望学校不要开放体育场馆,因为开放之后,羽毛球馆变得很难预约、游泳馆总是人满为患。但是,当他从学校毕业之后,他又强烈要求自己家附近的学校开放场馆,让自己能有健身之处。
又比如,当一个人是普通市民时,他很期待家门口的学校能够开放运动场地。但如果他的孩子所在的学校开放了体育场,站在家长角度,他可能就不愿意了,可能就会担心外来人员会不会给孩子带来安全隐患。
所以,学校体育场馆的开放,需要打开的不仅是场馆的门,还要打开心里的门。开放的精髓就在于互利和共享,所以在考虑学校体育场馆是否应该开放、应该如何开放的时候,无论是学校、学生、家长还是普通市民,不妨多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只考虑自己的利益,那么如此开放,必不长久。
当然,学校体育场馆的开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看到,一些学校运动场开放后,也出现了市民乱扔垃圾、破坏设施、携带宠物等不文明现象。而要杜绝这些现象的发生,还要依赖国民公共意识的培养、整体素质的提高。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