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基层教育局长力挺应试教育的讲话最近在网上流传甚广。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个别教育官员,媒体上也出现了公开鼓吹应试教育,质疑素质教育和“减负”的声音,这种情况是近年来不多见的。
个别基层教育官员和媒体论证应试教育的所谓现实合理性,认为应试教育是当今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具有“政治正确性”,这是很值得注意的教育舆论动向。离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已经为时不多,在这个时候,公开质疑素质教育的改革方向,鼓吹“应试教育有理”,这种言论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令人担忧。毫无疑问,果真如某些人和媒体所鼓吹的那样,公开否定了素质教育,大张旗鼓搞应试教育,那么应试教育势必走向极端化,改革的动力将被移除。
公开鼓吹应试教育,漠视了大多数人对素质教育的期盼。不必讳言,素质教育改革虽然进行了多年,但应试教育仍然有自己的市场。即便如此,哪怕是那些应试教育倾向比较严重的地方和学校,也没有多少人敢公开否定素质教育改革,有人以“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来描述这种现状。其实换个角度看,教育实践中的这种矛盾现象,至少包含着多数教育工作者对过度应试教育的某种反思和警惕,也包含着对素质教育改革的某种敬畏,这种表面的尴尬之下,深深埋藏着的,其实是对素质教育改革的期盼。
公开鼓吹应试教育,更是对正在推进的教育改革视而不见。前不久,衡水一中在浙江平湖办分校引发讨论,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表示,“教育部将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通过招生制度改革,“引导广大高中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正在推进的教育改革,比如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中强调的,实行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逐步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模式,就是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预期往素质教育的方向上引领。对此,决不能视若无物,幻想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走回头路。当然,因为涉及面广,传递链条长,教育优质资源总量不足和分配不均,教育改革不像其他领域的改革那样见效快,但这正是需要凝心聚力加快改革进程的原因,而不能成为回过头来鼓吹应试教育的理由。
教育是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事业,思考教育问题,看待教育现象,诚然要考虑现实条件(比如家庭和社会对应试教育的需求等),但如果完全从现实条件出发,就可能失去教育的基本底线,屈服于分数至上的教育观,屈服于形形色色的狭隘利益需求。无论作为教育工作者,还是公共媒体,对教育的关注,对教育现象的评判,都应该守住教育的底线和教育的规律,否则,就有可能对教育改革发展产生舆论干扰,加大改革的成本和阻力,甚至可能使教育现代化的脚步出现某种局部的迟滞。
当前要特别警惕,鼓吹应试教育的言论、一些地方政府的教育政绩需求和某些教育市场主体之间互相呼应形成合力,进而对学校教育甚至整个教育生态产生潜在负面影响。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是写入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改革目标的,这一点,公开鼓吹应试教育者当认真面对,积极反思。素质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离不开包括教育官员在内的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媒体营造的良好舆论氛围。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