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82.3%受访大学生考虑去基层就业
2018-05-10
中国青年报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基层是高校毕业生深入实践、历练成长的舞台。近年来,为了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76名在读和已毕业的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2.3%的受访大学生考虑到基层就业,75.9%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到基层就业对自身发展影响大。到基层就业,58.3%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应端正心态,57.8%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应做好职业发展规划。81.4%的受访大学生希望学校和单位对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加强岗前培训和工作指导。

  受访大学生中,来自一线城市的占30.8%,二线城市的占47.1%,三四线城市的占18.4%,城镇或县城的占2.9%,农村的占0.8%。

  75.9%受访大学生认为到基层就业对自身发展影响大

  季明舒即将大学毕业,已经通过了天津市选调生考试,毕业后将去基层工作。他告诉记者,虽然自己曾在区级政府单位实习过,但时间不长,对基层工作并不十分了解。在他看来,到基层工作可以多接触群众,对个人能力和素质也是很好的锻炼。

  安徽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周雯表示,目前学校很多医学生到基层就业,尤其是本科生,这与国家对医学生的就业引导是一致的。她认为,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对自身很有好处。“基层医院也在建设,待遇不错,到基层工作,社会地位也比较高,职业满足度高,所以我也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基层工作”。

  调查显示,82.3%的受访大学生考虑去基层就业。64.9%的受访大学生称身边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多,32.0%的受访大学生觉得少,3.1%的受访大学生表示不清楚。

  今年26岁的张耕宁有过一段基层工作的经历。“2015年,我在辽宁省阜新市的一家基层事业单位做助理工程师,负责一个棚改住宅楼的开发建设。自项目开工以来一直常驻工地现场。在工地现场,需要时刻注意安全问题,安全帽时刻不离头,走路时加十二分的小心,因此我变得更细心,更有耐力”。

  调查显示,75.9%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到基层就业对自身发展影响大,其中,17.1%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影响非常大。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林新奇表示,每年就业季都会有关于基层就业的讨论,但今年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有了更多有利条件。首先,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有量的提升、质的飞跃,各个地方、各个行业都比较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第二,各地近两年开始意识到社会的老龄化、人口红利消失的危机。尤其是三四线城市以及一些相对欠发达地区,比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地感觉到人才的重要性。这为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发展机遇。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给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非常磅礴的、有吸引力的前景,影响着他们以后的发展、未来的视野。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大学生和基层单位之间会互相产生良性影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蒋承表示,目前国家关于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更加完善了,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意识也在增强。“目前到基层就业的专科生和本科生相对比例较高,研究生比例较低。我们的研究数据发现,现在到基层就业的学生,其家庭来自于基层的所占比例较大。另外,就读地对大学生是否到基层就业也有影响。如果未来随着教育均衡化的发展,有更多的高校建在基层,对学生到基层就业可能有更大的帮助”。

  58.4%受访大学生认为基层能给大学生广阔的平台

  邢楚若2015年毕业后,在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册山街道南头社区当大学生村官,是南头社区的党委书记助理。“在基层工作期间,我受到很多优秀前辈的影响。我也想像他们一样,在需要我的广阔天地施展抱负”。

  两年的基层工作让邢楚若体会到,到基层意味着更接底气。“在基层工作,一方面可以磨炼我的意志,培养艰苦奋斗、勤劳朴素的品格。另一方面,到基层可以跟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联系。只有亲身体验过农村生活,才能知道农民想要什么、他们的所思所盼是什么,才知道怎样去执行有益于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好政策”。

  调查显示,58.4%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基层能给大学生广阔的平台,54.8%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到基层工作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情国情,54.3%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到基层工作可以磨炼意志品质,48.1%的受访大学生觉得大学生可以为基层带来更多活力,28.4%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到基层工作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张耕宁觉得,大学生在知识储备和自身素质上有很多优势,但可能有些傲气、急躁。他觉得在基层工作需要磨炼心智,冷静思考,遇到事情时有条不紊地逐步解决。

  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应该避免哪些问题?调查中,61.4%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应避免工作浮于表面,58.2%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应避免定力不足,浮躁不踏实,47.9%的受访大学生认为不应只想着把基层作为日后职业发展的跳板,46.9%的受访大学生认为不应该空谈理论,不实践,24.4%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应避免盲目选择,随大流。

  蒋承认为,大学生的基层就业岗位需求要和其发展相匹配。“我们也不是一味强调所有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一定要留在一个基层岗位工作多年。有些岗位本身流动性就比较强,而有些岗位流动性不太强。有的人能力非常突出,在基层锻炼后到城市也可以干得非常好。但也有一些专业和岗位,比如涉农、涉林或在基层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需要长期坚持。比如基层教师,如果来当了两年班主任就走了,再换一个人,对孩子的发展不好。所以要把基层职位需求和大学生的发展结合起来考虑,对于不同的岗位提供长期和短期的激励”。

  对于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后可能出现的理想与现实的偏差,蒋承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在学校里,学生用在书本上的时间太多,了解社会的时间太少。应该想办法在前期工作和宣传中,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和调整。大学作为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可以通过一些实习活动、暑期调研活动,以及一些真正有深度、有内涵的活动,让同学们更多地去了解某些职业”。

  58.3%受访大学生认为应端正到基层工作的心态

  为避免到基层工作变成“走过场”,调查中,58.3%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应端正到基层工作的心态,57.8%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应做好职业发展规划,48.6%的受访大学生建议多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45.8%的受访大学生建议加强对基层工作的了解,38.1%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应深入基层积累实践经验,23.9%的受访大学认为应多学习充电提高工作能力。

  季明舒希望学校和就业单位在校园招聘、暑期实践等环节加强合作。“学校可以召开座谈会和讲座,或开展专门的培训实践与实习,让学生为以后到基层工作做准备,提升能力”。

  邢楚若觉得,大学生在开始基层工作之前的培训工作很重要,同时也要做好管理和服务,使其无后顾之忧。“校方和基层单位可以建立双向合作,校方为基层输送人才,基层为学生提供实践”。

  周雯认为,为了增加大学生对基层就业的认知,老师在课堂上、学校在平时都需要进行引导。“可以请在基层工作的毕业生回校和同学们交流,帮助在校生进行职业规划。此外,学校还可以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基层实习,让学生了解基层工作”。

  关于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调查中,81.4%的受访大学生希望学校和单位对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加强岗前培训和工作指导,65.1%的受访大学生希望完善基层服务相关政策及大学生基层工作的支持系统,56.3%的受访大学生建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服务意识。其他建议还有:加强对基层工作的宣传,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基层工作(55.4%),为大学提供基层实践及学习机会,增加大学生对基层工作的了解(43.2%),重视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的职业发展,畅通其未来职业发展渠道(30.7%)等。

  林新奇认为,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国家需要进行统一协调和规范,不能让各地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各个单位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改善政商关系、营商环境,包括就业环境、就业创业的条件,改善大学生以及其他人力资源流动的环境,让人才能够留得住,还能够干得成事。对于大中专毕业生来说,首先要把个人奋斗以及职业生涯融入到新时代中,将个人发展和社会整体发展的环境相结合,这样才能抓住机遇、扬长避短,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

  蒋承认为,大学生应尽早形成对自己全面清晰的认识,同时还要认识社会,在此基础上加上政策引导,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工作开展起来会事半功倍。“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引导大学生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特长是什么,追求和向往的生活是什么。社会舆论也要多一些正能量的内容,比如积极宣传乡村教师这种典型,少一些哗众取宠一夜暴富的内容,在大学生中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蒋承提醒道,入职初期是最容易产生波动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最需要指导和帮助,包括思想上和职业技术上,甚至包括情感方面。“地方特别重视吸引人才,现在不仅需要吸引,更需要‘扶上马再送一程’。为此,可以进行一些探索,比如为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提供职业导师”。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