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近年来高校录取通知书透出新面貌:有颜值,讲情怀
2018-07-28
新华社“中国网事”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全国各大高校新生录取工作正在进行,录取通知书成为学校与新生的沟通桥梁。相比以往样式简单、色彩单一的录取通知书,近两年不少高校把前沿技术和新鲜创意融入录取通知书,让这份给新生的礼物更走心。录取通知书之变,体现出高招思路的转变,也为新生们上了入学第一课。

  颜值:高校录取通知书透出新面貌

  记者注意到,一些高校近两年来的录取通知书因别具一格的设计,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清华大学今年的录取通知书中,夹着一份3D清华校门纸雕工艺品。翻开通知书,一个立体版的校门随即出现。西北工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使用了AR技术。通过手机扫一扫查看,通知书正面有声画同步的校情校史介绍,背面会出现代表“航空”“航天”“航海”标志的立体图像。

  2018年7月24日,山东济南,济南市天桥区南刘家庄考生李昊展示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视觉中国 图

  还有一些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十分走心。西安美术学院今年的录取通知书,由该学院中国画系承担设计,以白描方式勾绘西安美术学院地图,通知书中间还有“百里挑一”白文印章。此外,今年陕西师范大学继续坚持十多年的传统,约4500份录取通知书由10余位老教授用毛笔手写,表达了学校对学生和传统文化的重视。

  另有一些高校录取通知书不再是单纯的一张卡片,而是被学校以“入学礼包”的形式发放。礼包中不仅包含录取通知书,还有校园工艺品、入学指南、定制银行卡、资助政策材料、新生手册等物品和资料,让学生还未入校,就能提前了解学校。山东大学2017级本科生孙旭佳告诉记者,录取通知书从一张薄薄的卡片变成了礼包,不仅内容丰富了,也让新生感受到学校的用心。

  录取通知书的形式多样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网友“索菲亚”说:“现在一些高校的录取通知书简直是艺术品,很有收藏意义,这注定让人铭记一生。”

  情怀:小录取通知书有大内涵

  记者发现,别出心裁的录取通知书,并不单纯是形式上的创新,不少录取通知书融入了学校的历史和特有的文化,甚至是学科特色,一张小小的录取通知书,背后却有着丰富的内涵。

  负责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设计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8届硕士毕业生管玉磊告诉记者,录取通知书的制作经过激光雕刻、裁剪、拼插组装等步骤。之所以选择将清华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二校门”加入通知书中,一方面是因为“二校门”见证了学校百余年的历史;另一方面通过这种表现形式,向新生们传递“二校门”所代表的端庄与厚重,同时也传达清华学子的灵感与智慧,对新生来说非常有意义。

  浙江农林大学今年的录取通知书以毛竹为原材料,运用学校自主研发的刨切微薄竹技术制作并印刷而成,这一技术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学校相关负责人此前曾表示,竹子在古代就被用来记录和传承历史,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录取通知书还综合了学校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也向新生传递了学校的文化内涵和学科优势。

  不少新生认为,录取通知书形式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大学越来越有人文关怀。收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仿佛上到了入学的第一课。今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的济南学生张瑞雪告诉记者,尽管还没收到录取通知书,但看到网上关于西安美术学院将中国画元素融入录取通知书的报道,心里很激动。“仿佛学校时刻在提醒我们,作为即将入学的美术专业学生,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绘画的精髓牢记于心。”

  专家:让录取通知书变成入学第一课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操慧告诉记者,录取通知书是高校在吸纳人才过程中的形象展示,既体现了对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的集纳,同时也是向新生传递这类内容的重要载体。对于学校与新生的互动来说,能够起到非常积极的效果。

  操慧认为,学生第一次看到校方寄来的东西,会对学校形成一个初步印象,相当于录取通知书给新生上了入学第一课。而运用新形式、新技术等手段来做录取通知书,能够跟新生代学子做一个很好沟通,也让高校的内在文化得到更好传播。

  录取通知书形式的变化,也体现出高校招生工作更为积极主动的一面。山东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刘传勇说,各类新式录取通知书的形式更适合年轻学子,这种活泼的方式,不少高校都在尝试。使用新手段,是高校提升自己形象的一个有效方式,也是未来招生工作的发展趋势。

  操慧表示,录取通知书承载着学校的育人理念、治学特色和悠久历史,是大学展现独特校园文化的开始。高校今后在延续这种做法的同时,还可以邀请新生参与设计录取通知书,展现学生本人对大学的期待和梦想。

  (原题为:《别致又走心,看高校录取通知书的颜值与情怀》)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0-08-03
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