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建荣:从“钱学森之问”到“新工科”建设的道路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2018·秋)在成都开幕,第三届高等工程教育峰会作为本届博览会的主旨论坛同期举办。19日至20日期间,教育界、产业界代表齐聚蓉城,以“新时代一流工程教育建设:创新与行动”为主题,召开46场学术报告,开展11场对话交流活动,助推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本次峰会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王小梅、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申小蓉共同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谭建荣教授做《从钱学森之问到新工科的道路》主题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 谭建荣教授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谭建荣教授认为,新工科最大的核心问题就是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我国正在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还需要走很长的道路,还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在我国,一流企业还很少,创新能力不够。而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归根到底还是高校的问题。谭建荣教授认为,当前正在推动的“双一流建设”就是要培养一流的人才、要出一流的成果。
工程技术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时代,已经进入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谭建荣教授认为,这将给我们工程教育带来深刻的影响。工程教育也将向网络化、通识化、定制化、国际化方向转变。在网络化时代,工程教育的手段需要变革,内容要拓宽,模式要改变,视野要拓宽。也是我们新工科改革的基础。
谭建荣教授认为,工程科学离不开工程问题本身,工程教育是围绕工程问题讲的,要从工程问题里面凝练出技术问题,从技术问题层面凝练出方法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讲过,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重要。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而创新人才却仍然缺乏。他提出,其中一个原因是知识灌输式的教学,学生提不出独特的科学问题。
他提出,新工科建设需要宽松的环境;需要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需要十年磨一剑;需要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平台。同时,谭建荣教授也提出,新工科建设也面临着一些具体问题,一是学生的动手能力问题,二是工程教育理科化的问题,新工科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马克思曾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只有长期艰苦奋斗、努力探索,才能把创新人才教育工作搞好,才能把新工科建设做好。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