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饿得慌”
2012年起,独立学院要自授学位证书,可现实是独立学院在公办母体院校“庇护”下长达十几年,“长大未成人”,如果校名中失去母体院校那诱人的前缀,独立学院真能挺住吗?
8月2日,在专科录取刚刚启动之时,今年本科录取也将进入尾声,在之前进行的山东二本一次征集志愿中,有104所院校理科和119所院校文科“零投档”,其中超过9成为独立学院。
而根据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二本第二次征集志愿院校专业计划情况,记者发现,与今年省内公办本科院校招生形势大好不同,省内独立学院成为绝对的征集志愿招生“大户”。当大部分公办高校招生计划数都为个位数或两位数时,所有独立学院招生计划都是三位数,一些学校总招生数甚至超过四位数,如果第二次征集志愿还未能录满,独立学院将会进入“寒冬”。
文凭变脸,考研成出路
青岛工学院今年的毕业生五洲丰,已经无法像师哥师姐一样拿到含金量颇高的“中国海洋大学”毕业证和学位证书,只能是“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的两证,但五洲丰对此已经感到知足:“好歹上面还有中国海洋大学的字样,2011级学生只能领‘青岛工学院’证书,彻底找不到海大,含金量更低了。”
五洲丰是在2008年高考时,报考了当时的“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分数线卡着二批线的五洲丰之所以选择读三本,就是冲着海大名头来的。他还庆幸自己可以“以二三本的分数入校、拿着一本名校的文凭离校”。
可同样是在2008年 ,教育部发布26号令《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规定从2008年新生开始,独立学院不能再颁发母体院校学位证书,要独立发证,当时刚入校的五洲丰起初并不是很在意,可是临到毕业,才意识到文凭含金量的重要性。
“我去招聘会上求职,说‘青岛工学院’,人家都不知道。我现在已经考上研究生,但如果和别人交流起本科毕业院校来,我还是很尴尬,觉得名不正言不顺,只能含糊回应。”五洲丰表示,很多独立学院学生在确定“文凭”变脸后,都把考研当成出路,他班上35名学生,有25人考研,包括他在内的10个人考上。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