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山东地方高校 “分类”工作基本结束,高校管理上的“等级办学”让位于“分类办学”,传统意义上的“重点大学”概念将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不同类别的名校”。
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介绍,根据社会人力资源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山东将所有省属高校分为应用基础型、应用性、技能型三类进行建设,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
“传统意义上的‘重点大学’将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不同类别的名校’。”齐涛说。
据介绍,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实行“等级办学”模式,所有高校按照“同一把尺子”分为“重点大学”“普通大学”等等级,这就导致高校盲目追求“高大全”,办学特色不鲜明,不能适应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实行“分类办学”后,高校按照社会人力资源结构分成不同类别,不同类别的学校有不同的分工和办学目标,每一所学校都可以在本类别中争创一流。
山东首批名校建设立项单位已评选完毕,山东师范大学等5所高校将承担应用基础型名校建设,山东建筑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10所高校承担应用型名校建设,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水利职业学院等13所高校承担技能型名校建设。山东省财政将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不同类别的名校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鼓励高等学校分类办学,要求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
据介绍,山东计划建设5所左右应用基础型名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管理水平等方面达到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建设15所左右应用型名校,在全国同类高校中有较为突出的办学特色和较高的办学声誉;建设20所左右技能型名校,培养行业企业急需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