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发动机,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面向第四次工业革命,电子科技大学秉承久久为功的精神,充分发挥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工科优势,以新理念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新态势,不断取得新成效。
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新理念推进“新工科”建设
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而培养方案是本科教育的纲,纲举目张。学校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泛信息化时代未来创新引领性人才为目标,以全面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发展质量为核心,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为途径,坚持“价值塑造、启迪思想、唤起好奇、探究知识、激发潜能、个性发展”六位一体,深化本科教育改革与创新,强化学生软实力塑造与硬实力提升,努力培育“具有家国情怀、全球素养、知识综合与集成创新能力,能面向未来引领学术前沿、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学术大师、业界领袖、治国栋梁等精英人才和未来创新引领者”。
“要高度重视通识教育,通过改革和制度设计真正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方案改革要立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把时间还给学生,引导其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副校长曾勇强调。学校统筹规划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多元化教育,通过压缩总学分、控制周学时、增设挑战性学习课程、实施挑战性研究型教学、尊重个性化选择、强化个性化指导等举措,全面推进未来创新引领人才培养。
紧密对接创新链、产业链,打造“新工科”专业生态圈
一流专业是未来创新引领性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学校主动对接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将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作为提高学校本科教育质量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工作。
针对传统与优势工科专业,学校紧密对接创新链与产业链,优化专业结构,助推专业升级。2017年,学校实施新的办学结构改革,基于一级学科调整学院设置,围绕“以电子信息为特色的工科、以物理学为代表的理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医科、以精英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文科”要求,实施了“工优-理强-医拓-文进”的策略。通过调整学院设置、整合学科科研优势、重构人才培养体系与课程体系、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专业评估等,对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传统与优势专业完善升级改造,推进培养质量的国际实质等效。
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学校积极把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动向、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趋势,拓展学校“新工科”专业领域。近年来,学校新增布局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智能制造等国家战略发展、社会建设以及公共服务领域民生改善急需的新兴专业和交叉复合专业,逐步形成围绕“电子信息+”的专业生态圈。
全面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实施多类型精英人才培养改革,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电子科技大学的荣幸;育天下英才而成之,是电子科技大学的使命。近年来,学校生源质量逐年提升,2018年全国平均提档分高重点线分数达141.1分,为精英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学校依托优质生源,结合办学特色与学科优势,全面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探索实践了针对学术精英、行业精英、创业精英成长需求的多类型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两次转专业机会,打破学科专业边界,充分激发学生的引领气质,培育未来创新引领性人才。
实施校院两级研究创新型学术精英培养计划。在校级层面,学校以“先行试点,逐步推广,以校带院,以点带面”的方式,集中优势资源,配备一流师资、创造一流条件、搭建一流平台,实施“成电英才计划”。作为学校的“荣誉学院”,英才实验学院自2007年招收首届“成电英才计划”实验班学生,2009年成立英才实验学院,至今已有8届毕业生。作为学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试验田”,优秀的师资、一流的平台、丰富的学术资源,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持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和数理基础等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2018届88名毕业生共发表32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包括ACMMM、NIPS、ICLR、ICML、IJCAI、ECCV、SIGKDD、SIGIR、ICC、IoT、TVT等一系列国际顶级会议或期刊。首次多媒体领域顶级会议ACMMM最佳论文奖被英才实验学院本科生摘获,实现了学校的突破;首次突破了我校本科生在国际顶级期刊ICLR上发表论文。在院级层面,学校实施“壹系壹班”“林为干班”“雄鹰班”等18个院级精英人才特殊培养计划,从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个性化培养方案制定、高水平导师团队组建、学生国际交流与学习平台搭建、学生遴选制度与分流机制等方面深化改革,助力学生成长。
拓展交叉复合创新型行业精英培养模式。学校以“电子信息+”为抓手,主动融入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融入产业进步,实施面向“电子信息+行业产业”的“互联网+”复合实验班、智能制造实验班、机器人特色实验班、电动汽车创新创业复合实验班等特色计划;面向“电子信息+经济管理”的管理-电子工程复合培养实验班;面向“电子信息+生命科学”的生物-信息复合培养实验班;面向“电子信息+现代医学”的临床医学、护理学“高精尖”复合型医学人才;积极推进“电子信息+实验艺术”的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使命,纵观不同历史时期的一流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都及时甚至超前对国家和时代要求做出回应。”副校长曾勇认为,2016年学校实施的“互联网+”复合型精英人才培养计划“是在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结合学校学科优势实施的一种‘开放性’人才培养模式”。该计划通过构建“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金融、能源、大数据等多个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以需求为牵引,以产业为导向,培养学生扎实的“互联网+”核心知识与能力、培养面向“互联网+”国家战略需求的包含行业精英和创新创业人才相互融合的复合型精英人才。计划实施2年来,产生了良好的口碑和社会反响。
2016年开设的“机器人特色实验班”以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为宗旨,以强化机器人相关数理能力与专业知识为基础,以高水平机器人学科竞赛为牵引,以国内外校企高水平师资队伍和良好的科研与创业环境条件为保障,培养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优秀创业者。机电学院副院长骆德渊教授表示,“机器人特色实验班要集竞赛、科研、创新、创业四位一体,培养基础理论深、科研能力强、有志向、能协作、懂感恩的人。”该班实行双轨制培养模式,实验班学生除学习大学录取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以外,还需达到机器人数理基础课、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的学分要求,参加校内机器人基础竞赛、Robocon、Robomasters等竞赛完成实践环节。
掀起研究型教学课堂革命,提升“新工科”人才培养能力
学校坚持一流的大学需要有卓越的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成果为导向,实施以“研究型的教、研究性的学、挑战性的学、创新性的做”为理念的挑战性研究型课程教学改革,建设小班智慧教室,配备教学互动系统,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教学体验,都能获得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打造成电通识教育体系。学校以打好人生底色、积淀丰厚底蕴为目标,构建以核心通识课程为主体,新生研讨课、专业写作与口头表达课、成电讲坛、成电舞台、优质通识类MOOC、经典60阅读、素质教育选修课等为补充贯穿四年教学过程的成电特色通识教育识体系。核心通识课程由“文史哲学与文化传承”“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自然科学与数学”“工程教育与实践创新”“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创新创业教育”等六大模块组成。其中,“人类文明经典赏析”作为“文史哲学与文化传承”模块的一门核心通识课程,通过对人类文明经典论著的强化阅读、深入讨论和规范写作等训练,致力于培养学生阅读写作习惯,提升沟通表达能力与人文基础素养。副校长曾勇认为“该课程是学校精英人才培养的‘第一站’”“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发力,在润物无声中影响学生,让他们找到人生价值和意义”。目前,该课程正在由1.0“知识教育”向3.0“智识教育”的升华。
开展挑战性研究型教学改革。学校深化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截至2018年8月,已发动和吸引高水平教师建设挑战性学习示范课程、新生研讨课、学科前沿课、探究式小班教学课程、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改革示范课程、跨学科与集成创新人才培养课程(项目)等研究型课程645门,致力于学生的知识综合与集成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与竞争能力的提升。学校师生共同掀起了一场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课堂革命”,以“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为代表的课程思政改革、以“信号与系统”为代表的小班研究型教学、以“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为代表的基于发现的研究型教学改革、以“通信原理”为代表的挑战性学习课程教学改革、以“工程力学”为代表的基于CDIO的课程考核改革等正在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成果为导向”的理念正在清水河畔深深地扎根开花,正如“信号与系统”课程组长吕幼新教授所说,“课程组的30位老师是在用实际行动探索‘钱学森之问’的答案”。
深化“互联网+教育”模式改革。学校高度重视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大力推进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改革,截至2018年6月底,已入选11门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课54门,共开课144期,累计选课人数超过183万。学校大力推进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推动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个性化、智能化、泛在化实验教学新模式。学校以智慧教室建设为抓手,以高清触摸屏+可拼接桌椅+互教学教学系统为核心的80余间小班探究教室,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室的深度融合,极大地促进了学校挑战性研究型教学体系的推进,也正在不断倒逼更多的师生投入“课堂革命”之中。
引起来、走出去使课堂活起来、动起来。企业技术骨干进课堂开设校企课程,90后教授、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刘明侦走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老校友进入新生教育课堂,使学生感觉到了不一样的课堂魅力。学校利用电子科技博物馆、革命遗址、田间地头、闹市街区等搭建育人平台,使课堂活起来、动起来。2018年,就有“智能系统设计与实践”“白话通信与计算”“经管看世界——后互联网时代”“集成电路导论”“电子信息类科技口译”“新一代移动互联网前沿”等6门课程将教学和实践环节搬进电子科技博物馆,深受学生好评。“以前作为普通观众来参观电子科技博物馆只是觉得新奇。这是我第一次作为英文解说员站在这里,才发现作为外语讲解员很不容易。这就是我的讲解对象,这次特别的考试让人激动又难忘。”作为评委的留学生Chris表示,这样的考试形式新颖,摆脱了以往课堂考试的局限性,轻松环境更适合学生发挥出真正的水平。
民族复兴,教育先行。面向未来,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核心地位,全面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发展质量。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