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这种无厘头只属于尖子生?
选拔学术尖子,且仅仅只有短短15分钟的“面试时间”,自然不可能按常规出牌,于是种种看似“无厘头”的问题也就冒出来了。像“如来佛和玉皇老儿谁大”这样的问题也实在是不好回答。不过,答案却不是唯一的,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加分,这也算是一大创新了。
选拔学术尖子,可以提“无厘头”的问题。能够参加面试的学生,已经是相当“尖”了,如果能够通过面试进入到复旦,那更是尖子中的尖子。这对于一般学生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不可能去研究如何面对“无厘头”问题。他们研究的是如何面对高考。高考会出这样“无厘头”的问题吗?显然不能。
据说,像《西游记》这道问题,学生其实有多种回答,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就行。这可能就是尖子生的“专利”。从科学的角度看,面试的时间虽然短,也是能够看出一个学生的素质,可以判断出一个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能力。
“猪八戒大战二郎神”、“玉皇大帝和如来佛哪个大”之类的“萌题”只不过是属于“尖子生”的“无厘头”,他们怎么狂欢,怎么创新,似乎都无法撼动高考题的“死板”。高考题当然不能“无厘头”,但却可以灵活些,现在的问题是学校教育让学生走进了死胡同,甚至连语文都让学生背诵“万能公式”来应付试题,这才是教育的致命伤。教育不能走进“无厘头”,也不能走进“死胡同”,如何把握其中的“度”,显然也是一个重要的命题。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