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是不是活跃,脑子里是不是只装着官话、空话,这在面试中都能看出来。“据报道,未来几年我国将投入巨资发展?嫦娥计划?而目前我国还存在很多贫困人口。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五位同学参加讨论,发言很踊跃,不过大都是正面的观点。
有位来自重点中学的同学夸夸其谈,一二三四列举了登月工程的几种好处。讲了那么多,归纳起来实际只有一点,很罗嗦。面试的目的就在于敞开来谈,重要的是讲出自己内心的东西,而不是那些不犯错误的、不留任何印象的客套话。
自主招生的面试是对学生能力的全面检测,想要临时抱佛脚、突击应付,那是没用的。面试老师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而且临时搭配,学生根本没办法临时准备。作为学生,主要还是要在基础方面下足功夫,把知识盘活,让它变成自己的东西,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熊丙奇(高等教育专家)
学校对考生的要求体现在自主招生中。考生不用过多准备,将自己的素质能力充分展现出来,让学校了解就足够了。自主招生是学校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准和真实能力的重要渠道,学生没必要刻意准备,而准备往往也是无效的。其实这也好比用人单位的面试,学生可以用很多的技巧来包装自己,而评委会将外壳一一剥开,还以原型。因此,学生在面试中,坚持自己一贯自信的表现是最重要的,刻意准备有时候反而弄巧成拙。
另外,自主招生面试考的是综合素质,评委看重的是他的情商,而不是智商。谈吐、仪态这些非常重要。我们会问他一些综合知识、时事方面的问题,关注他的人文素质。有些书呆子眼睛不敢看评委老师,这肯定得不了高分。得高分的同学一定知识面广、思路清晰,答问有条理。
周宏(华东师大专家)
我听说,不少学生在面试环节中,看见面试官,招呼也不打,在细节上非常不注意,缺乏礼貌,影响到老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面试不光看学生的知识面,而是对整个综合素养的考量,包括对问题有没有自己的见解、口语表达的流畅和针对性。
另外,考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礼貌、态度和眼神,要在自信中表现出谦虚。眼神看着主考官而不是不断游移。另外,回答问题要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展示知识面的同时,展示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认识问题的高雅品位。
四、过来人经验谈
吴天琪(毕业于交大附中,现为北大信息科学系大一学生)
为了自主招生考试,吴天琪也做了充分地准备,包括买来上海版和全国版的教材“猛啃”,结果发现,其实作用并不大。吴天琪最后总结出,不管是清华或是北大的自主招生考,其实都是考察一些最基本的原理。平时,只需要将一些基本原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即可,要有“刨根究底”的精神。
吴天琪称,去年北大自主招生面试的形式和清华不一样,清华是若干位教授对一位学生,北大是三位教授对五位学生,每位学生都必须回答一个问题,其他同学可做适当补充。给吴天琪留下最深刻的是,面试官问了其他考生关于一道“墨比乌斯环”的数学问题,“我曾经偶然在一本数学趣味书上看到过这个概念,因此我补充关于这个概念的阐释!”小吴猜测,或许正是自己平时这些看似不经意的举动,让她获得了机遇的垂青。“如果要我传授一些经验,那应该就是多读一些课外书吧!”小吴笑着说。
“欢迎有更多的上海学生考入北大、清华!面试时一定要牢记,千万不要紧张!”吴天琪叮嘱学弟学妹面试要放轻松,展示真实的自己就好了。 积累和发挥并重,自信与放松齐行。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