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邢晓婧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贺齐】前不久,由蔓藤教育、北京留学服务行业协会等机构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留学生美国就业白皮书》(简称“白皮书”)称,每年的留美中国学生中的90%是“裸归族”——仅在美国拿到毕业文凭,并未参加任何实习和工作就选择回国。留学“裸归族”是自主选择还是迫于无奈?该群体的壮大反映出什么问题?这为以后有意赴美留学的人带来何种参考?《环球时报》记者日前采访了部分留美学生、留学机构及教育专家,对“裸归族”进行了深入剖析。
赴美容易,“留”美难
美国劳工部的统计数据称,2015年获得工作签证(以下简称“H1B”)的中国留学生数量仅占整体的8.5%,总数约7000人,占赴美中国留学生的5%。如果加上找到工作但还没中签的学生,总共在美工作的中国应届毕业生约为1.5万人,不到总数的10%。
这组数据表明,赴美留学容易,留在美国工作绝非易事。在不久前一篇刷爆留美学生朋友圈的文章中,一个高中毕业就赴美求学的中国留学生分享了其在美国求职的心酸经历,一边是申请H1B久未中签的绝望,一边是渴望留在美国的强烈愿望,最后不得不让父母动用自家企业支持他在美国开分公司,拿到L1签证(一种鼓励外国商人在美国投资的签证)。
相比创业者,多数人不得不另谋出路。28岁的刘爽刚拿到历史学硕士学位,因为没能找到工作选择留在美国继续攻读博士课程。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不甘心就这样走了,而且这个年龄回国也比较尴尬”。可再花几年读完博士学位就能留在美国工作吗?美国国土安全局的信息显示,获取H1B的随机性大,与美国的经济、安全等政策相关,H1B能否中签与学历高低无关。“就这么残酷,走一步看一步吧。”刘爽苦笑着说,“我要是个女生就好了,直接找个老外嫁了。”这不只是句玩笑话,即便时代发展到今天,为了留在美国而选择嫁人,仍是一些留学生的选项之一。
回国可以“更精彩”
“如果说我人生的可能性在美国是‘1’的话,在国内简直就是‘100’。”25岁的汪心仪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所以为什么一定要留在美国,在小圈子里自我纠缠呢?”
汪心仪本科毕业于国内大学的国际关系专业,之后赴美继续攻读该专业获得硕士学位。尽管一毕业就潇洒回国,但她并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裸归”。 攻读硕士期间,汪心仪曾在当地一家咨询公司实习,老板是美国人,促成中美公司项目,中间抽取佣金,因此常年需要中国实习生。“有点像皮包公司,是那种在国内根本不会去的。”汪心仪说,“文科生在美国求职,语言劣势会被放大,和美国人相比,对中国比较了解算是唯一优势。因此哪怕一个很小的美国公司,只要有一个和中国相关的职位,都会让中国留学生抢破头。”
华人在美国开的公司也是中国留学生的一个选择,但这种公司的目标客户还是华人,比如地产中介、移民中介等。汪心仪毕业前找工作时,遇到过一个洛杉矶华人开的股票公司,号称可以办理H1B,这引起了她的兴趣。谁知工作内容竟是给第一代讲粤语的移民推销股票,“骗”老人的养老钱。汪心仪说,“文科生在美国求职,转来转去还是要和中国元素扯在一起,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回国面对真正的市场?”
汪心仪算是自主选择回国发展的中国留学生,她现在是北京一家公司的互联网分析师,谈起回国一年来的感受,她对记者说:“很精彩”。在她看来,北京的机会很多,行业研讨会、文化聚会、各种交流活动都可以参与,在美国的话就很局限,格局很小。汪心仪总结说,“回国要趁早,越早越好。美国那一套所谓的工作经验在国内根本用不上,还得从零开始”。
不为身份,为机遇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由于美国各类行业的发展主要依赖科技和商业主导的产业,所以商业与金融行业、计算机与数学行业是岗位数量开放较多的领域。“技术含量”高的岗位通常是最适合中国留学生的就业选择。
尽管并非“热门专业”出身,蒋隆达还是幸运地拿到了美国一家上市公司的聘书。2013年他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商学院毕业后,留在美国从事市场营销方面的工作。蒋隆达的高中是在肯尼亚的一所英国学校完成的,语言水平过硬。即便如此,他依然认为在美国找工作“很费劲”。蒋隆达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市场营销方面,单从语言上来说,中国学生就没有优势,而且本地人对当地市场情况更了解。”之所以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除了“幸运”,蒋隆达认为还得益于他从大二开始从未停止过的“实习经历”。而大多数中国学生到大四才开始找实习,“这样比较危险”。
与大多数中国学生在美求职是为了“拿身份”不同,蒋隆达则是“为回国创业积蓄能量”。在美国上市公司工作一年后,蒋隆达又跳槽到中信集团洛杉矶分公司,有了双重背景的工作经验,他于2016年选择回国创业。蒋隆达现在的身份是NIPPO贸易公司(肯尼亚)总经理,兼任肯尼亚浙江商会秘书长,他的工作内容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把中国的民营企业带到非洲,开拓非洲市场。他说,“在美国工作时积累的经验,在非洲更能凸显出优势,未来至少10年,我要往返中非之间,促进贸易合作。”蒋隆达说,哪里有市场、哪里有空间,他就去哪里,“美国显然不是”。
“裸归”成败,重在规划
白皮书称,如果不具备美国职场所需的“硬技术”和“软技能”,很难战胜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更不用说与美国本土学生竞争。而中国留学生往往专业方向定位不准,不清楚本专业的就业前景、求职难度和岗位要求等细节,缺乏职业发展的观念,没有设计好职业发展路径,致使大部分留学毕业生“裸归”。
白皮书中的问卷调查显示,只有不到20%的中国留美学生对自己未来的3至5年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计划;超过60%的学生回答“不清楚”和“不太清楚”;接近30%的学生表示“从未想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裸归”是出国留学发展到今天出现的一个必然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的结构和数量本身发生了很大变化。2007年之前国外的签证制度比较紧,顶尖人才才有资格;2007年之后中国留学人口开始井喷,中等学生也有了出国机会,甚至在国内根本考不上大学的学生也能把出国留学当成出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九成“裸归”并不奇怪,要以平常心看待。熊丙奇认为,但“裸归”现象应该给家长和学生带来反思,出国留学到底是为了什么?“一定要做好整体规划,不要盲目从众”。
美国教育咨询公司引知的CEO乔尔·巴特里(Joel Butterly)则认为中国学生选择“裸归”不是因为想留却留不下来,而是因为他们对在美工作起薪的期望值较高。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美国大学毕业的中国留学生往往对自己的薪水期望值高于在国内的毕业生。而美国的就业形势相对不太乐观,哪怕是美国公民也面临严峻挑战,外国人更是难上加难。对于有意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乔尔·巴特里提出三点建议:第一,选择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领域作为专业和就业方向;第二,若想在美国工作,可以考虑科学、技术、工程或数学方向;第三,拥有研究生学位对在美国就业会有较大帮助。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