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2016上海高考作文:要在具体现象下进行思辨
2016-06-07
东方网
关注掌上高考

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全国卷Ⅲ 山东 广东 四川 安徽 山西 黑龙江 辽宁 福建
河南 河北 江苏 陕西 湖南 北京 吉林 贵州 广西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甘肃 浙江 重庆 江西 天津 上海 宁夏 青海 海南 西藏
湖北                  

  东方网记者王佳妮6月7日报道:高考第一天,各地作文题总是毫无悬念地成为当日“热词”。今年,上海高考的作文题为“评价他人的生活”。“一定不能泛泛而谈,要就某一具体现象展开思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余党绪在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更开放,但也更难去“套题”。

  余党绪认为,上海高考作文题历来都颇具开放性,可以让考生在足够广阔的范畴内进行思考并论证自己的观点。今年的考题也延续了这一特点。余党绪说:“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会去评价他人或被他人评价,因此这个话题对每一位考生而言,都有话可说。”

  不过,今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与往年相比又有显著不同。“往年考题大多是在两个概念或是范畴内进行对比思考,比如2015年的‘如何对待心中坚硬和柔软的东西’,2014年的‘穿越沙漠的自由与不自由’等等。但今年不同,没有明显两个概念的对比,因此更具开放性,考生可展开论证的范围更大。”余党绪说。

  虽然看似更具开放性,但其实难度不减。余党绪告诉东方网记者,今年的考题更难去“套题”,考生在展开思辨过程是一定要结合具体某一问题、某一现象,切忌泛泛而谈。“今年的考题,如果能够就某一现象深入探讨,让阅卷老师清楚地看到你的思辨过程,同时文章中结合公民的责任与担当等方面,就比较容易取得理想的分数。”

  余党绪指出,上海的高考题虽然多具开放性,但生搬硬套平时积累的素材一直是考试“大忌”。“积累是必须的,但考场上,必须让你的积累有一个创造性的转换过程,点面结合地进行思辨,方能成就一篇佳作。”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
未标题-2.jpg
中国教育在线 2018-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