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万众瞩目的2017年高考如约而至,语文作为第一门开考的学科,自然成为了广大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在考纲要求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由二选一选考改为必考,以及加强文化常识考查的背景之下,2017年的高考全国卷和往年相比有什么变化呢?接下来,学而思网校高考研究中心带领大家一起解读新鲜出炉的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
一、试卷结构
崭新出炉的全国卷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第一模块,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三个部分。这一模块在顺序上有所调整,将原本位于默写之后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位置上调,合并为现代文阅读模块,使得试卷分布更有科学性。这一模块阅读量有所增加,题目难度有所降低。
第二模块,古代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三个部分。这一模块阅读量基本不变,诗歌鉴赏的题目难度有所降低。
第三模块,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模块题量不变,较去年有两道题题型变化。
第四模块,写作。依旧保持一篇大作文的考查形式不变。
学而思网校高考研究中心认为:整体上来说,今年的高考全国卷阅读量有所增加,作答难度稍有降低,试卷内容的调整较大。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稳中求变,增加对于论证的考查
论述类文本阅读相较去年分数不变,材料选择上,全国Ⅰ、Ⅱ、Ⅲ卷分别选择了气候正义、青花瓷、乡村记忆这三个主题,较去年更加兼顾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体现了阅读材料的兼收并蓄。
题型上,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总体考查形式不变,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第二道题目,三卷题型均为“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迎合了考试说明中“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要求,同时也提醒来年的考生,一定要巩固基础,掌握好论述类文本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基本知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散文并重,出现理解类题目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上,由于今年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从二者选考其一变为必考,所以,最为直观的变化为总分的下降和题量的压缩。总分调整为14分,题量调整为一道客观题和两道主观题。
选文上,三张考卷选文分别为中国小说、中国散文、中国小说。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全国Ⅱ卷选文是一篇散文:林徽因的《窗子以外》。近年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都未出现散文的考查,此次全国Ⅱ卷的散文,无疑在提醒考生,不要疏忽对于散文阅读的练习。
题型上,客观题均考查对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主观题考查题型三卷有所不同,值得注意的是,全国Ⅱ、Ⅲ卷中出现了理解类题目的考查,这迎合了考纲上增加的对于考生文学类文本理解能力的要求。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华丽转身,考查多则文本与图表材料
实用类文本阅读今年考查上最大的变化,是由考查一篇完整的传记类文章,变为考查2~3则材料,即考查非连续性文本和图表材料。同样面对着总分下降和题量压缩的情况,总分调整为12分,题量调整为两道客观题和一道主观题。
在实用类文本阅读内容的选择上,全国Ⅰ、Ⅱ、Ⅲ卷分别选择了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垃圾分类、博物馆事业三个主题,这三个主题均为当下社会中较具有时效热点性的话题,这类主题,很有可能成为之后实用类文本阅读命题的取材趋向。具体材料而言,三张考卷都涉及到文本与图表两类材料的考查,要求考生具有读图能力。
在题型的考查上,三张考卷客观题均考查概括、理解、分析层面,主观题均考查概括,难度不大。
五、文言文阅读:题型稳定,变化不大
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阅读材料上依旧选择正史史传类文章,题目分值不变,题型上依旧为断句、文学常识、概括分析、翻译四道题。在全卷改动较大的背景之下,文言文考查依旧故我,由此可见,文言文阅读很大概率上将较为长期地保持这样一种考查方式。
六、古代诗歌阅读与名篇名句默写:难度稍有降低,三卷题型稍有区别
古代诗歌阅读今年分值不变,在题型考查上变化较大,由两道主观题调整为一道五选二客观题和一道主观题。这种调整,事实上降低了一部分全试卷阅读量增大给考生带来的作答压力。
具体题型上,新题型——五选二客观题方面,全国Ⅰ卷考查对诗歌的赏析,Ⅱ卷考查对典故的赏析,Ⅲ卷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主观题方面,三张试卷分别考查句子赏析、诗歌表现的诗人性格、诗歌情感。题目均稍有不同,三张试卷上诗歌阅读的难度相比而言具有一定的梯度。
名篇名句默写上变化不大,分值由6分降为5分。
七、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延续,部分创新
在语言文字运用模块,今年的全国卷所考查的五道题,题型分别为成语辨析、语病、语言表达的得体、补写恰当语句、说明文段中的推断存在的问题。其中,语言表达的得体、说明文段中的推断存在的问题两道题目,挤掉了去年的填写关联词和描述流程图两个题型,跻身今年高考卷的行列。与往年同样存在一些变化的语言文字运用模块考查相对照,可见,部分延续、部分创新可能将会是语言文字运用模块的命题趋向。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