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北京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其中等级性考试计入高考成绩
2017-07-07
北京日报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2017年秋季学期,本市高考综合改革进入实施阶段。昨天,市教委连续公布两份高考综合改革配套文件,其中包括《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试行)》和《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对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做出具体规定。

  新高一,将体验一种全新的考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这种考试分合格性与等级性两种。

  今年9月起,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末,学生将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等级性考试则是高三第二学期由全市统一举行。2020年,今年的高一新生将参加新高考,届时不再分文理科,考试科目将不再是现在的“3+综合”。市教委介绍,学生等级性考试和合格性考试所有科目成绩提供给招生高校使用。等级性考试成绩当年有效,计入高考总成绩方式另行制定。

  2020年起,市属高校还将探索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招生改革试点,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学业水平考试

  6门等级性考试全市统考

  考生6选3 记入高考成绩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3门科目,分为等级性考试和合格性考试。

  等级性考试

  考试时间:高三第二学期

  卷面满分:100分(根据原始分划定五个等级,由高到低为A、B、C、D、E)

  考试科目: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选3)

  考试类型:全市统考

  等级性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考试内容为必修和选修Ⅰ课程。与“新高考”直接相关的等级性考试,每学年组织1次,仅限当年本市统一高考的考生参加。

  高等院校可根据办学特色和定位,以及不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从6门考试科目中,自主提出指定选考科目,并提前向社会公布。对于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高等院校,考生在报考该校时无科目限制。考生可以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等级性考试中自主选择参加3门科目考试。

  等级性考试成绩不能跨省认定。外省转入本市的高中学生可持转出省份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出具的考试成绩证明到北京教育考试院申请相应科目成绩合格认定。

  合格性考试

  考试时间:每学年考2次

  卷面满分:100分(以合格/不合格呈现)

  考试类型:全市统考+各区组织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达到合格水平是普通高中毕业的必要条件和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

  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时间为高一第二学期末。其中,体育与健康合格性考试安排在高三第二学期,艺术(音乐、美术)合格性考试安排在高三第一学期末。其余11门科目合格性考试每学年组织2次,分别安排在每学期期末。学生在完成每门科目必修课程后即可参加合格性考试,做到随教、随考、随清。

  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9门科目合格性考试由全市统一组织。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4门科目合格性考试由各区教委根据市级要求组织实施。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每门科目合格性考试卷面满分100分。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合格性考试依据学生平时表现和综合测评确定成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合格性考试依据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确定成绩。具体办法由各区教委依据市级有关要求制定,报市教委备案。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卷面成绩60分(含)以上为合格。

  当次考试不合格,可参加以后学期同科目合格性考试,全市不单独组织补考。

  参加高考的考生,语文、数学、外语每门科目统一高考成绩达到一定标准可认定相应科目合格。

  高中离校两年内以社会人员身份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合格且符合其他毕业条件的可补发高中毕业证书,两年以上不再补发高中毕业证书。

  市教委将对学业水平考试进行统一管理,确保命题、阅卷、考务等方面的经费投入及人员配置。按计划,本市建立命题人员资格标准和命题专家库,委托专业命题机构组织市级组考科目命题。

  同时,各学校要落实课程方案,开足开齐各门课程,加强学生生涯指导,调整教学组织方式,满足学生选课需求。今年暑假,不少学校就将提前进行教师相关培训。

  市教委明确,不得根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给学生排队,不得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依据。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
SRC-516158278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