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川洋即使不更改民族成分获取加分,他也是重庆高考"状元",因此,北大的拒录决定或许会让他感到失望,但这是他和家人必须承受的代价。
2日凌晨,北京大学本科招生办负责人表示,依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北京大学招生办在核实情况之后决定,放弃录取民族成分造假的重庆高考“状元”何川洋,并报学校批准。
何川洋即使不更改民族成分获取加分,他也是重庆高考“状元”,因此,北大的拒录决定或许会让他感到失望,但这是他和家人必须承受的代价。在高校招生的公正天平上,拒绝一个何川洋,却尊重了千万考生的权利。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不幸的是,坐论规矩、笑谈方圆,却举手出格、投足越轨,在我们的社会中已颇为常见。网络调查显示,宽容何川洋的观点能得到不少人的赞同,便是这种现象的一个反映。
因此,如果查实民族成分造假后,何川洋仍被北大录取,那就等于宣告国家民委、教育部、公安部《关于严格执行变更民族成分有关规定的通知》是一纸空文,因为该通知对如何处理考生民族成分造假有明确规定:“一经查实,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招生考试机构取消其考试资格或录取资格,并记入考生电子档案。已经入学的,取消其学籍。”可见,按规矩出牌,虽对违规的何川洋无情,却对全体考生有义。
同样的道理,在近来一些社会热点事件上,按不按规矩出牌也惹人注目 。比如,放过不放过抄袭的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彻查不彻查“六连号”舞弊、在建高楼倒塌等事件的真相,都可以说关系到规矩存废——如果人们只谈破格之好,不言例外之害,就有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
所以,现在我们要为按规矩出牌的北大叫好,同时也要进一步质疑重庆市教委查处31名考生违规更改民族成分时的摇摆态度——重庆市教委既没有依照三部委的通知在高考前取消他们的考试资格,也没在高考后取消他们的录取资格,那么,他们为何敢不按规矩出牌呢?上级部门理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同情何川洋的人,应当止于规矩,突破这条底线,就可能适得其反。同时,尽管一些规矩存在缺陷,许多秩序可能也有瑕疵,但我们应当做的是改进规矩、完善秩序,而不是违背规矩、破坏秩序。
来源:齐鲁晚报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