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一个亚克力塑料盒,简单的几个按键,看似不起眼的一个小玩意却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蒋校栋和姚斌的作品“便携式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一举获得首届“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决赛特等奖。
在人们的印象中,职校生似乎更多地是在钻研技能,追求技能的熟练。然而,在本届大赛中,数百名与蒋校栋相似的高职学生带着他们的203件作品亮相决赛,其中102件参赛作品是在机械控制、能源化工、信息技术、服务创意、工业设计、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创新作品。大赛期间,共有20余项参赛作品被签约转让给了相关领域企业。
笔者在“挑战杯——彩虹人生”高职组比赛现场对20余名高职学生展开了随机调查,其中,86.4%的受访学生表示,在校期间曾参加科研创新活动。
科研创新与专业结合更紧密
走出公开答辩的现场,蒋校栋笑得很灿烂,在本届大赛的公开答辩环节,他们团队的作品“便携式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还获得了最佳创意奖。作为一名通过单考单招从中职升入高职的学生,他学习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已经有5年的时间了。
2012年,升入高职的蒋校栋来到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就读。谈起项目的缘起,蒋校栋回忆。“刚好那年冬天,PM2.5成为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学环境的我们就想设计一款仪器,测定一下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并进行比对。”
在专业课何老师的指导下,按照自己的设想,蒋校栋和团队行动了起来。在最初的设计中,他们希望能引入PM2.5、甲醛含量、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和温湿度等几个指标,主要针对室内装修污染。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问题出现了。由于指标的测定需要对应的传感器,而市面上没有针对PM2.5测定的传感器,小组不得不选用了检测2.8μm以上颗粒物的传感器。“甲醛的传感器我们没发现合适的,有的话也是用两个传感器来检测的,这样体积增大了,成本也增加了,测定过程中稳定度也会下降,所以我们放弃了甲醛,但是从理论上也是可以做的。”蒋校栋介绍道。在最终的方案中,留下了颗粒物、温度、湿度和总挥发性有机物4个指标可测。
经过不断尝试,由同队的姚斌设计出了一种T型通道,成功地形成一个室外空气由气泵驱动,室内空气由风扇驱动,吸入气道,再由这3个传感器来进行测定的系统,从而实现了一组传感器测定室内外不同的空气质量。这一双向单通道气体采样系统目前正在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这款轻便小巧的空气检测仪的成本在百元左右,团队对其预计的市场价格在150元,也有一些公司有了合作的意向。
曾担任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评审的沈伟然教授这次作为环保领域的专家也参加了本届“挑战杯——彩虹人生”的评审工作,他给予这件作品很高的评价:“使用起来简单快速,而且仪器也很小,设置很方便,更重要的是和实际需要密切结合。”
在沈伟然看来,职业院校的学生做科研并不比本科生差。相比而言,他们“更重视动手,自己实现自己的创意,实现自己的效益”。
此外,在“工学交替”的过程中,学生在企业实习也会产生创意和灵感。获得本届比赛最具投资潜力奖的“钛合金整体叶轮数控加工工艺改进”项目,就是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陈正尧和王浩在企业实习中产生的。他们对加工工艺的改进使得加工工时和成本都缩减了一半多。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