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外卖进高校”不应一禁了之,要“堵”更要“疏”
2015-11-27
长城网
关注掌上高考


  有违高校的开放包容性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个大事情,将就不得。食堂饭菜再好,常吃也会腻烦,也会想着换换口味。现在大学生普遍在校园里有活动有交际圈,或者要看看书什么的,晚上睡得较晚,如果饭菜不合口,或者是深夜肚子咕咕叫,校园里却不能提供合意的夜宵,让大学生吃不下或者吃不到而饿肚子,很可能引发胃病等,留下长期病根,这岂不是违背了高校禁止外卖的初衷?

  至于安全方面的问题,如果高校加强把关,也不是不能规避。比如先在学生中进行摸底调查,看学生比较青睐于哪些店家,再探访这些店家是否有相关的运营资质,送外卖的员工是否有健康证等,而后约谈老板,要求送外卖的电动车在校园内低速缓行,或者,也可以在门卫处设立小推车等,让送餐工在校园门口将外卖转放到小推车再送到学生手中。

  外卖不是天外飞客,他们也在部门的监管之内,假如是正规店家,外卖质量未必会有那么不堪。如果发生问题也可以根据号码倒查责任。电动车飞速进校园的问题,通过沟通等也应该可以有所控制。何况电动车终究不是洪水猛兽,撞到人了车主也要赔偿,再者大学生是成年人,不是三五岁的小孩子,专心走路,及时避开车辆等应该也是常识,未必需要过度保护起来。如果高校里区区几辆电动车都要担心,那么,走出校门,面对大小马路上穿梭的各类车辆,大学生难道不走路了吗?订餐APP因为便捷广受年轻人欢迎,大学生也概无例外。笔者以为,高校应尊重学生意愿,给外卖开方便之门,体现高校的民主,开放、包容性!(冯海燕)

  要“堵”更要“疏”

  校内餐饮没有价格、质量优势,甚至价格更高、质量更差,加之服务还跟不上,大学生对校外外卖情有独钟,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不改变大学生叫外卖的动因,仅靠简单发布“外卖禁令”是不可能有根本效果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对高校和食堂管理者而言,这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警示、启示,是一个改进管理、改善服务的契机——高校外卖要“禁”更要“疏”。

  相关高校管理者,在发布“外卖禁令”、加强教育、引导学生健康习惯的同时,更要统筹考虑大学生宿舍与食堂的合理分布,同时要通过政策引导、加强管理等手段提升校内食堂饭菜的卫生、口味、分量等总体质量,以优于外卖的质量吸引大学生们重回校内食堂食用饭菜。

  校内食堂餐饮经营者,更要在多一分市场意识的同时,多一分服务和公益意识,多一分“互联网+”思维。要对相关饭菜合理定价,也要拓展网上订餐等外卖渠道送餐到学生宿舍。只有通过合理的价格和优质多样的服务,才能满足大学生们的餐饮需求。这样,既解决了校外外卖带给校园的食品安全、治安安全、交通安全等问题,又满足了校内大学生网上订餐需求,何乐而不为呢?

  别堵住“互联网+”的风口

  高校本该是思想最开放、最自由的地方,更是年轻人集中的地方,也最该是“互联网+”风力最足的地方。要知道,多少年轻的灵魂在高校自由平等开放思想的滋养下,要跨入“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洪流之中,而高校的这个做法,实在是与“互联网+”的时代潮流相悖。

  就订餐外卖而言,固然有安全问题,但高校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此而拒绝订餐外卖,逆“互联网+”的时代潮流而动,食品安全这属于相关部门的监管问题,对学生们尽到相应的提醒责任即可。而校内交通安全问题,可加强管理,比如在校内的路上设立减速带和减速标志即可。

  至于让大学生越来越懒,科技就是让人越来越舒服的,人能变“懒”也是科技发达的表现。

<< < 1 2 共 2 页
站长统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