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李景星
摘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增4个本科招生专业,2019年本科招生专业为66个,其中38个专业按照13个大类进行招生。今年大类招生的专业有所调整:公共事业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2个专业按照公共管理类招生;化学和化学生物学2个专业按照化学类招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电子商务4个专业按照计算机类招生。
一、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学校基本情况。
李景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校先后进入国家“985 工程”和“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2017 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序列。
学校在新中国成立前已是一所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知名大学,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教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毕业生遍布海内外,为社会累计培养输送本科及以上专业人才20余万名,有21位校友成为两院院士,大批校友成为涉农领域创新人才、业界精英和经济社会农业发展骨干,为农业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关乎社会发展、国家命运。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林高校相关领域学科迎来了发展的美好春天。
二、请介绍一下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和特色。
李景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全国农林水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现有67个本科专业,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和艺术等多个学科门类,目前已经成为以农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以解决食物生产、资源利用与生态保育、食品安全、区域发展等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为使命,在作物生产与病虫害防控、动物生产与疫病防控、农林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与生态修复、水科学与农业工程、食品加工与营养安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学科领域形成特色和优势;同时积极发展生物学、基础理学、信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等基础性学科,大力培育支撑学校未来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构建形成旱区特色鲜明、层次清晰、协调发展、与学校使命相适应的学科体系。
学校围绕解决粮食安全、生态文明、人类健康和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问题和学科使命,建设旱区作物与逆境生物学学科群、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学科群、动物生物技术学科群、农业高效用水与区域水安全学科群、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学科群。通过整合资源、专业优化调整,学科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目前农业科学居US.NEWS 学科排名全球第18 位;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6 个学科领域进入ESI 全球学科排名前1%。10个学科进入上海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其中农学学科位列世界第15 位、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位居世界第22 位、水资源工程学科位居世界第37 位。
三、今年学校招生政策有哪些变化?招生计划有无增减?
李景星:2019年招生政策与去年相比没有大的变化。招生计划维持5300不变。有关规定建议考生阅读我校201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提档比例。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05%以内,平行志愿批次提档考生,服从专业志愿调剂,符合招生章程要求,不会退档。
专业安排。内蒙古自治区按照“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若有退档则顺延录取;其他省份按照分数优先原则安排专业。
外语语种。英语专业限英语语种考生报考,其他专业外语语种不限,但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午合作办学项目)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
体检要求。各专业(类)考生健康状况要求,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等有关规定执行,男女比例不限。
四、2019年招生专业有无变化?
李景星:新增4个本科招生专业。为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学校“双一流”建设,2019年学校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和优化本科专业结构,新增城乡规划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4个本科招生专业。新增专业将对我校新农科、新文科领域的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
38个专业按13大类招生。2019年本科招生专业为66个,其中38个专业按照13个大类进行招生。大类招生的专业有所调整:公共事业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2个专业按照公共管理类招生;化学和化学生物学2个专业按照化学类招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电子商务4个专业按照计算机类招生。
在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基础上,新增4个卓越班。为加强“双一流”建设和一流本科教育,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探索学科建设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融通机制,推进多元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校自2019年起,安排部分特色优势专业,在提前批次招收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卓越班、农业工程类卓越班、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卓越班、工商管理类卓越班,卓越班录取学生实行“2+X”分段培养模式,本硕博贯通培养。
五、请您介绍一下学校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
李景星: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意识,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学术精英、创新创业的技术领军人才和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的领导者。
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改革。按“厚基础、宽口径”要求,设置学科大类基础课程,实行一、二年级大类培养,三、四年级分专业培养。从2014年开始,逐步推进按类招生培养,2019年,全校有38个专业按13个专业类招生。
“产学研”人才培养特色。立足校内育人平台,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为学生提供创建了包括校内及校外200多个实践教学平台和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突出学生实践创新和综合能力培养,将人才培养引入生产实践,形成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国家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实验区项目,成立创新实验学院,构建以现代生命科学为核心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实行“2+X”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农林院校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合作,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先后与国外15所高校签订本科生联合培养协议,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合作开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3+1”项目,学生达到毕业要求后可同时获两校学位。
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学业导师帮助学生制定学业规划,指导学生选专业、选课程,培养学术兴趣,引导学生早进科研课题、早进团队、早进实验室、早进基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放宽转专业的限制,实行辅修和双学位制。充分尊重学生选择专业和个性发展的意愿,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和自主发展的机会。
六、学校在培养引领未来农业发展的专业人才方面有何举措?
李景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实施需要大批的人才,农林人才将有非常广阔的用武之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吴普特校长预测未来农业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产业融合;二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是多元化的;三是未来农业的发展一定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四是未来农业的发展一定是智能化的。面向未来农业,在新农科背景下,学校将全力推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引领未来农业发展。
一是积极探索改革人才培养体系。2018年学校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意见》,制定了《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2年)》。
二是大力推进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和新材料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科专业,推动农业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的深度融合。
三是面向未来农业,建设具有农科特色“大国三农”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家国情怀、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引领未来农业发展的专业人才。
七、学校在学生国际化培养方面有哪些优势?
李景星:学校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拓展国际科技教育合作与交流。先后与47个国家174所国(境)外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其中14所大学全球排名前100名,年均1000名国(境)外学者来校开展学术交流。现有“中美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等13 个国际科技合作平台。由我校倡议发起的“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吸引14 个国家76 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入。学校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现有在校外国留学生294人。在校本科生可通过访学,2+2、3+1联合培养,公派出国等多种途径海外求学深造。
八、近年来学校本科生毕业深造情况如何?
李景星:学校本科毕业生多年来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学生升学深造比例超过40%,部分专业达到70%以上。本科毕业生每年推免研究生比例达17%以上,2019年,有968名获得推免资格学生被录取,其中99%的学生被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录取。
九、您对考生填报志愿有哪些建议?
李景星: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已经赋予现代农业新的内涵。农业生产也将在不久的将来跃升到一种新的状态,现代生命科学、生物技术手段以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空间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都将运用到现代农业生产生活,粮食安全、生态文明、人类健康、乡村振兴将成为近阶段现在农业发展的战略使命。有专家预测,农业创业将在未来行业中呈现爆发式机会,农业的投资机会也将是产业里面机会最多的,投身农业领域将会大有可为,欢迎大家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十、请介绍一下学校招办的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29-87091406/07/08/09
微信公众号:zhshwnwsauf
招生网址:https://zhshw.nwsuaf.edu.cn/
考生可以通过电话、官方微信、招生网了解相关信息,也可以关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官方微信、微博进行咨询和互动。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