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高职改革新信号:高职院校开设专业无需报教育部审批
2015-11-09
中国青年报
关注掌上高考


  专业设置不须审批可宏观引导

  报告中,鲁昕花了大量篇幅分析高职院校的专业改革与课程设置。

  在调研中,她发现一个现象:ICU病房人才奇缺,因为数字化的高科技设备,很多护理专业学生不会用。

  她甚至对此细致地开出药方:可以把护理学院改为健康管理学院,下设护理专业,可包括西医基础、中医基础、心理学、老年护理、婴儿护理、营养学和各种专业疾病护理。

  鲁昕由此在现场释放高职改革的重大信号——以后高职院校开设专业无需报教育部审批。

  鲁昕话毕,会场掌声雷动。

  作为教育领域一位资深的观察者,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创始人王伯庆坐在会场的第二排,一种改革的期待在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上流淌。王伯庆回想起现场,称这是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鼓掌,“那是现场持续时间最长、声音最大的一次鼓掌,可见,高职院校校长们对此期盼已久”。

  “高职和企业的结合是很紧密的,它的动态调整速度必须特别快。一个新兴产业的用人旺季两三年就过去了,等到报批通过,这个机遇可能就没有了。”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单强表示,只有拥有一套灵活弹性的机制,高职院校才能有活力。

  “高职院校的发展,对接职场更为及时,这种面向职场的专业培养,要求在管理上赋予更大的自主权。”在王伯庆看来,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服务,专业设置需要独立自主,“高职院校可以把专业报备给教育部,让教育部知道全国范围内高职院校开设专业的基本情况,但无需教育部审批通过。”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陈加明为“政策不再一刀切”叫好,“职业教育具有区域性,也是最紧跟产业发展的。每个区域产业结构不一样,所需的人才结构也不一样”。

  李洪渠同时也呼吁,高职院校对行业企业产业发展的宏观情况和综合信息掌握不可能全面及时,对人才需求现实判断能力和未来预测能力有限,设置专业必然有盲目性,需要政府和行业组织指导帮助。

  他建议政府加强宏观指导、行业加强信息供给、学校加强社会调研,设计出各方权责清晰明确的专业设置和动态调整机制,建立明确规范的专业设置标准,既满足高职院校对“自主权”的期望,又不至于放任自流,造成无序乱象。

  瞄准高端,补齐短板

  我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目前有22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但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总体处于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

  对此,鲁昕表示,“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开启了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征程。与发达国家在工业3.0基础上迈向4.0不同,我国不仅要追赶工业4.0,还要在工业2.0、3.0方面“补课”。

  她在现场提出一个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命题:按照制造业人才发展的需求,高职教育“既要瞄准高端,又要补齐短板”。

  在李洪渠看来,“瞄准高端”就是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能完成复杂生产任务的人才,能满足产业对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补齐短板”是高等职业院校要利用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就业导向、专业设置灵活的优势,及时发现现在和将来技术技能型人才缺口,补上产业人才需求短板。

  这与王伯庆的想法不谋而合。王伯庆同样主张,大学的人才培养必须和社会需求对接,这种对接不是简单的职场对接,而是和国家未来发展需求对接,“当然,不同类型的学校,它对社会需求的对接方式是不一样的,高职高专要和更近期的职场对接更紧密些”。

  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任君庆眼里,高职教育要往高端发展,就是人才培养的高端、技术水平的高端,适应产业的发展。然而,增强师资力量、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应该成为“补齐短板”的具体举措。

  “我理解的高端是,不管你做什么,做到极致就是高端。现在的高职教育有点儿虚火上升,一般比的是教学规模、教学成果奖,已经远离了高职教育存在的价值。”在单强看来,高职教育的价值就是为企业培养爱岗敬业、踏踏实实的高技能人才。

  “现在一提到为企业培养技术工人,就觉得太低端了。人家产业工人顶天立地,在行业里扎得特别牢,这就是高端,高职院校真正的高端是学生在产业里深深扎下根。”单强说。

  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单强总结“高职院校的老师是人社部门招聘,设备是政府公开招标,课程是教育部门统一弄好”。但高职院校服务的是地市级产业,每一个地市的产业不同,教育部门统一安排好专业和配备,很难实现因地制宜的发展。

  作为高职院校校长,单强寄希望于更大力度的改革,“高职院校高端也好,低端也罢,最大的问题是有没有活力,有没有自主权,如果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一切的改革都是小修小补,根本解决不了短板的问题。”

  鲁昕:2015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讲话全文

<< < 1 2 共 2 页
站长统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