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由教育部联合天津市人民政府、发改委、工信部、人社部等37家部委(单位)共同举办。本次大赛参赛选手超过万人,指导教师近8000人,共设94个比赛项目,将于5月8日至6月8日在天津主赛区和北京、天津、山西、吉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广东、重庆、甘肃、青岛、宁波15个分赛区分别举行。大赛总开幕式将于5月8日在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本次大赛的总体思路是“稳定规模、提高质量、完善制度、阳光操作”,具有以下特点:
1. 赛项设置紧贴产业转型,关注生活方式转变。
大赛坚持“引领人才培养、服务产业发展”的理念,赛项设置紧密围绕“十三五”规划关于“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紧跟产业革命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对接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发展。共有涉及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领域的赛项30个,占全部赛项的40%,比如: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移动互联应用软件开发、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与快速成型、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等。同时,关注健康生活、绿色环保以及技术革命对生活方式带来的深刻影响,设置了智能家居安装与维护、电子商务技能、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风光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赛项。
2. 比赛内容紧跟产业发展最新需求,关注对教学的引领。
比赛内容设计紧密对接行业标准和企业生产实际,80%以上的赛项有国内外知名企业深度参与,注重引入产业最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人才需求标准。部分赛项在稳定名称和技术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技能要求,如: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为适应工业机器人工程师岗位能力需求,新增了立体仓库编程、零件缺陷智能识别等竞赛任务;车加工技术赛项,在规定的比赛时间内,除了以往四件套组合件加工,增加了三个批量件操作加工任务,对选手把控零件的加工精度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所有赛项都制定了较完备的资源转化工作方案、共享试题库和视频资源库,80%的赛项开发了相应的教材和课件,以带动相关专业建设、提升紧缺人才培养能力。经过多年探索,大赛开始成为解决行业、企业现实问题的重要途径,如,4G全网建设技术赛项开发的竞赛平台已经成为电信企业员工培训的主要平台,被广东移动、广东电信、江苏电信等企业采用。
3. 更加注重体现工匠精神,关注人才培养德技并重。
90%以上的赛项将职业素养纳入考核范围;64%的赛项是注重团队合作的团体比赛。比赛对选手的技术技能要求更加精益求精,如装配钳工技术赛项,在装配工艺和精度上提出追求极致的新要求,其配合和运动精度需达到0.03mm(人体头发丝的1/2)标准。比赛要求选手操作更加严谨规范,80%以上赛项的成绩评定更加注重细节和过程,如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每个操作细节都有相应评分标准,最小分值细化到0.25分;化工生产技术赛项,将是否按规范操作作为一票否决条件。比赛对选手综合职业能力考核方面更加注重创新创意,40%的赛项加强了这方面的考核权重,如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比赛内容包括“数据采集、建模与创新设计”和“创新产品加工、装配验证”两部分,重点考核参赛选手的自由创新能力。
4. 运行机制与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关注规范廉洁办赛。
新成立2016-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织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组委会成员单位由原来的31家增加到37家,新增了发改委、卫计委等6个部门(单位)。落实国务院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要求,进一步明确了组委会与执委会的定位与职能,并增设了执委会经费管理委员会。大赛从强调阳光、廉洁办赛的角度,进一步完善了合作企业管理、经费管理等方面的制度。目前,全国30个省(市、区)和所有计划单列市都举办了的省(市)赛和国赛选拔赛,形成了国赛、省赛、校赛共同组成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体系和主赛区、分赛区共同承办的办赛格局。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