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命题稳定 注重实验分析 (解读教师:省实验中学 韩瑞雪)
“2009年的化学考试大纲要求与去年相比基本没变动,只修改了极少数的文字和标点符号。今年,考题将在能力的要求上有所提高。”山西省试验中学高三化学备课组组长韩瑞雪拿着手中的《2009年高考考试大纲》告诉记者。
把经历放在
能力和要求上
韩瑞雪说,虽然2009年的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没有大的变化,但是考纲对化学来说不是最主要的,高三的学生不应把精力放在考纲的范围上,考虑高考将会考什么内容,而应侧重于能力和要求。
“许多学生误以为理科知识的考查与文科相比是比较‘死’的,其实不然,理科在考法上更加活泛并体现能力要求。”韩瑞雪说,在能力考查的要求上,化学将从观察、试验、思维、自学能力四个方面贯穿整个考试。
认真审题
摆脱思维定式
“平时看到的实物和现象是不可能在考场中出现的,面对干巴巴的文字,这需要学生从脑海中提取有关知识,从而寻找解读的下手点。”韩瑞雪说,考生要能够通过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等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这是对学生观察能力的考查。
“同时对文字的观察也十分重要。”韩瑞雪强调,在许多考题中经常出现一些判断题,如“A、B、C、D四个选项哪个是不正确的?”由于一些学生的思维定式,题目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他们却选成了正确的,这样由于没有仔细审题,结果本来是得心应手的题却白白失分了,很可惜。
分析实验
要准确描述
“在以前的考题中,是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来考知识,而2009年高考大纲则是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要求明显提高。”韩瑞雪说,一些考生由于平时训练不够,答题时感到力不从心。
韩瑞雪告诉记者,今年高考对实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考生必须能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结论的能力;初步处理实验过程中的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根据实验试题的要求,设计或评价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
“平时学生要对实验具备语言描述、现场观察、动手能力。而在高考中,则需要考生对自己知识提取、分析并准确地描述,尤其是现象的描述,如描述实验中颜色的出现、变化等。”韩瑞雪说,分析的准确性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另外,要具备实验仪器的重组能力。“把仪器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要知道它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中所起的不同作用,了解实验仪器重组能力,具备设计实验的能力。”
“不仅如此,还会考查学生对实验的评价及评价标准。”韩瑞雪说,“如制取一种物质有好几个方法,哪个更好些,说明理由。”说话间,韩瑞雪拿出笔为《山西青年报》记者列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CU→CU(NO3)2,这个制取的方法有三种,CU可以和浓HNO3制取,也可以和稀HNO3制取,还可以先通过O2,再与稀HNO3混合制取。“这三个方法都可以得到CU(NO3)2,让学生评价哪个最好,来考查他们对实验中安全性、可操作性、环保性、原料使用等知识的运用。”
建立资源库
进行问题重组
“思维能力在化学中最重要,这是综合能力的考验。”韩瑞雪说。
“一道题,可能会给你一段文字,而这段文字是你没有见过的,怎么运用化学方式解答问题?首先找到问题的关键字,然后在大脑中建立的‘资源库’中提取知识,进行分解、迁移转换、问题重组。”韩瑞雪说,要能将化学信息(含实际事物、实验现象、数据和各种信息、提示、暗示),按题设情境抽象归纳、并能运用此规律,进行推理(收敛和发散)的创造能力。
同时,思维能力中计算能力也很重要,要将化学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工具,通过计算和推理(结合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2009年高考大纲计算能力要求提高,虽然难度不大,但一些考生感到答题时间不够。另外,考题中出现用‘字母代替未知元素,然后进行推理和计算’这类题,有的考生平时未接触过,答题时感到不适,从而出现失分。”韩瑞雪介绍。
复习紧扣课本
夯实基础
复习备考一定要降低重心,淡化“热点”,立足基础,回归教材,抓主干知识,对考纲规定的每个知识点都要认真落实,把握相关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形成坚实的知识体系。这是韩瑞雪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
“考生复习时,还要活学活用,及时总结,发散到位。不要死记知识点,要把性质和方程式连接起来。”韩瑞雪说。化学很强调实验和逻辑,复习时对于实验的设计、操作及思路要弄懂并类比。现在考试的侧重点越来越倾向分析创造力,而实验最能体现这点,做题时要多想原因,不能疏忽。(田凤凤 )
来源:山西青年报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