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认识论
(1)发挥主观能动性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2)透过现象看本质
现象与本质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创造性思维、合理想像在认识中的作用
(3)实践
实践的基本特征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4.人生观和价值观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
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
(4)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
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
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5)理想与现实
树立崇高理想
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6)社会实践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第三部分 政治常识
1.我国的国家制度
(1)我国的国体
国家的性质和职能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的国家职能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一国两制”的含义、内容和意义
(3)我国的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
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依法治国
(4)我国公民与国家
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2.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1)政党与政权
政党的特征
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
当代政党制度的类型和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
(3)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
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的基本特征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我国的宗教政策
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
我国的宗教政策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
4.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1)当代国际社会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主权国家及其权利
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
国际法的概念和作用
(2)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3)我国的对外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第四部分 时事政治
1.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上年度4月至考试当年3月)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