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广东2013高考招生网上填报志愿工作的通知
2013-06-21
作者:广东省考试中心门户网站
关注掌上高考


  四、考生网上填报志愿的注意事项

  (一)填报志愿前,考生要认真查阅省招生委员会《关于做好广东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平行志愿投档及录取实施办法》,以及其他有关体育、音乐、美术院校(专业)招生的有关政策,要了解实行平行志愿的范围,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及非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批次、志愿填报、投档原则及顺序,各院校录取规则,体育、音乐、美术专业投档原则和录取规则等方面的内容以及相关政策。

  (二)考生须在规定时段的时间内上网填报志愿,逾期不报,责任由考生自负。漏报志愿(含志愿无效)的考生只能在录取阶段相应批次征集志愿时补报有缺额计划的院校志愿。

  (三)本科文、理类各批次院校录取时,由于考生志愿不平衡,可能有部分院校未能在第一组院校志愿完成招生计划,因此,考生应在合理填报第一组院校志愿的同时,积极、合理填报第二组院校志愿,以提高被录取机会。

  (四)符合自主选拔、艺术特长生及高水平运动员条件考生注意事项:

  1.凡经招生院校确认资格并在教育部阳光平台上公示符合自主选拔、艺术特长生及高水平运动员等特殊类型(下称特殊类型)的考生,须在“自主选拔等”志愿栏中填报相应院校和专业志愿,具备资格的考生只能填报其中一类一所院校志愿。自主选拔招生的院校在提前第二批录取之后投档,高水平运动员(统考)、艺术特长生的录取与院校文理类专业所在批次同期进行。为提高被录取机会,符合上述特殊类型的考生,填报第一、第二批录取院校志愿时,一般不应与上述特殊类型的院校志愿重复。

  2.南方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在“自主选拔”批次进行广东省高考基础上的综合评价录取试点,高考成绩符合要求并经学校公示已获资格的考生,只能在“自主选拔等”志愿栏中选择一所院校填报。

  3.符合上述特殊类型的考生,未在“自主选拔等”栏填报志愿的,将被视为放弃相应特殊类型招生资格。

  (五)艺术类考生填报志愿注意事项: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须注意各招生院校对术科考试类型及成绩的要求。音乐、美术术科考试类型分为“学校校考”(简称“校考”)、“省统考合格基础上学校校考”(简称“统考+校考”)、“省统考”(简称统考)。填报本科艺术类“统考”或“统+校”专业时,考生术科统考成绩必须达到相应类别的术科资格线。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务必分类别、分专业、分术科考试类型、分批次、查阅艺术类院校各专业的招生计划,必要时可直接向招生院校咨询。同时,艺术类考生要处理好跨类兼报的问题。由于艺术类院校(专业)录取与文理类院校(专业)录取同批次进行,当考生文化课成绩与术科成绩均符合某批文理类和艺术类分数线要求时,考生只能在同一批次选择一种类别填报,即不能在同一批次内既报艺术类院校(专业)志愿又报文理类院校(专业)志愿。报考第一批艺术类院校(专业)志愿的考生不得兼报文理类第一批及文理类提前第一批本科院校志愿。

  (六)体育类考生填报志愿注意事项:体育类考生要处理好跨类兼报的问题。当考生文化课成绩与体育术科成绩均符合某批理科类和体育类分数线要求时,考生只能在同一批次选择一种类别填报,即不能在同一批次内既报体育类(专业)志愿又报理科类(专业)志愿。

  (七)报考需政审面试体检的提前批志愿(含军队、武警、公安、司法、国防生等)的考生注意事项:

  1.报考需政审面试体检的提前批志愿(含军队、武警、公安、司法、国防生等)的考生,必须在第一时段内填报需政审面试体检的提前批相关院校志愿。同时,要在第二时段兼报非政审面试体检的其他提前批及其他各批次院校志愿。

  2.提前批分一批本科、二批A类、三批A类,每批共2个院校志愿,考生在第一时段填报的需政审面试体检院校志愿经确认后不得更改,未填满的院校志愿位置可在第二时段继续填报非政审面试体检院校。志愿打印在志愿填报结束后统一进行。

  3.考生填报提前批志愿时应注意,提前第一、第二批院校在第一批院校录取前进行录取,提前第三批专科A类院校在第二批本科B类院校录取结束后,第三批专科A类院校录取前进行录取。

  4.报考需政审、面试、体检的招生院校的考生,请在填报志愿前阅读有关附件,也可直接向招生院校电话咨询或登录院校网站查询具体详情,及时了解院校进行政审、面试、体检的时间、地点及要求。考生需参阅的附件:

  (1)报考提前批军队(武警)院校和招收国防生的普通高等学校的考生,请参阅附件2。

  (2)报考提前批公安高等院校(非现役)以及提前批广东警官学院公安类专业的考生,请参阅附件3。

  (3)报考提前批公安现役院校的考生,请参阅附件4。

  (4)报考提前批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的考生,请参阅附件5。

  (5)报考提前批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的考生,请参阅附件6。

  (八)少数民族考生注意事项:符合省民委、省招生委员会《关于做好2013年普通高校招收广东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考生工作的通知》(粤民宗发[2012]386号)有关规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广东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中只招收少数民族考生的本科专业时,必须在本科相应批次的“少数民族(班)”栏目中填报有关院校及专业。报考招收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班的院校时,必须在“各类预科班”栏目中,根据本人的成绩与公布的各批次本科院校预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填报相关的院校及预科专业。

  (九)报考预科班考生注意事项:“各类预科班”栏目中可填报少数民族预科班、“三侨一台”预科班、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符合多项资格的考生只能填报其中一类的一所院校。

  (十)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报考香港、台湾地区有关高校并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内地高校统一录取,省招生办公室不再向其他高校投放已被香港、台湾地区高校录取的考生档案。填报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的考生,要注意两校均按高考统考成绩(不含政策性照顾加分)投档。

  (十一)为提高被录取机会,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高考成绩,积极填报相关本科院校及高职高专院校。录取期间,高等学校如因生源原因,在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第三批B类院校在调整分数线上)未能完成招生计划,或由于专业生源不平衡、无法专业调剂而造成招生计划缺额的,由省招生办公布填报征集志愿的资格线,面向未被录取的当批次资格线上考生征集志愿,进行二次录取。因此,未被录取的考生要关注省招生办公室发布的征集志愿院校及缺额计划等信息,在规定的时间内上网补报征集志愿。在各批次征集志愿时,考生可根据征集志愿填报条件及资格分数线,填报征集院校志愿。

  (十二)考生要对自己所录入信息的准确性负责。考生志愿表一经本人网上确认上传后,由当地招生考试机构在7月1日-2日安排打印,考生必须签字。考生签名的志愿表存入考生档案。考生本人对不按时签字和由他人代为签字所产生的后果负责。

  五、志愿填报的组织管理

  (一)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各中学(报名点)在网上填报志愿工作开展前,要切实抓好各项准备工作,加强高考志愿填报的组织管理,做到“组织到位、人员到位、设备到位”,确保网上填报志愿安全、平稳、有序进行。

  (二)地级市招生考试机构负责各县(市、区)的志愿填报工作的整体组织、协调、指导,及时发放各类招生专业目录以及公布新增补及更正的招生专业目录,及时处理志愿填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县(市、区)级招生考试机构要及时公布新增补及更正的招生专业目录相关信息,为不具备上网条件的考生提供网上填报志愿的环境,网上监控各中学(报名点)志愿填报的进度,在规定的时间内整理汇总遗留问题报地级市招生考试机构处理。各中学(报名点)要在规定的时段内,按时段分别通知考生进行网上填报志愿,并帮助考生解决在志愿填报中出现的问题。各中学(报名点)应在填报志愿截止前督促考生提早进行志愿的确认,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打印志愿表、组织考生签名等工作。

  (三)各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以及各中学(报名点)要组织考生做好填报志愿的准备工作,指导考生认真阅读高校招生相关政策、规定以及招生专业目录,提醒考生在成绩公布前先进行估分,了解拟报高校的有关信息及招生章程,草拟填报志愿方案,充分做好填报志愿前的准备。待高考成绩公布后,根据实际情况再对志愿方案做必要的修改和调整。省招生办公室在公布考生高考成绩及各招生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时,同时公布各科类考生分数区间人数和考生排位,各地级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中学(报名点)和考生要密切关注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及省招生办公室公布的文件和要求。

  (四)各级招生考试机构、中学(报名点)要合理安排时间,避免集中在截止时间临近前填报,特别是网络条件差的地区要避免高峰期上网人数急剧攀升。

  (五)由于部分艺术类院校未能及时将面向全国招生的艺术分专业计划上报省招生办公室,可能会造成《招生专业目录》无法刊登有关艺术类高校的招生计划,各地级市、县(市、区)招生办、各中学(报名点)要密切关注省招生办公室的紧急通知及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上招生专业目录的补充更新,并通过各种渠道及时通知考生。

  (六)各地级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以及各中学(报名点)采用普通高考报名时使用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省教育考试院的普通高考志愿填报系统(网址为:http://www.ecogd.edu.cn/pgzy/)。各招生考试机构及中学(报名点)不得通过代理服务器登录使用本志愿填报系统,并做好病毒防范等工作。

  (七)各市招生考试机构在志愿填报过程中,若出现问题请及时与省教育考试院联系,省教育考试院高招处联系电话:020-38627823、38627825,信息管理处联系电话:020-38627912、38627916。

  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关系着考生的切身利益,关系着高校录取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各级招生考试机构要予以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市、县(区)招生办公室(考试中心)、各中学要积极做好填报志愿的准备工作,组织开展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宣传和政策解释工作,让每一位考生了解和熟悉我省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相关政策要求,不断提高招生考试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确保普通高考网上填报志愿工作安全、顺利地完成。

<< < 1 2 共 2 页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