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教研[2018]5号)和《关于编制“双一流”建设年度进展报告的通知》(教研司[2018]10号)要求,经学校研究决定,现将《南京师范大学“双一流”建设2018年度进展报告》精编版予以公布。
南京师范大学
2019年1月24日
南京师范大学
“双一流”建设2018年度进展报告
(精编版)
2018年,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国家和江苏战略需求,对照我校一流学科建设目标,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国际合作交流等建设任务,推进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一流学科建设,辐射和引领全校学科发展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总体情况
(一)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2018年,地球科学顺利进入ESI全球前1%;地理学成功入选国家“111引智计划”,实现了国际人才引进平台的重大突破;新增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万人计划”国家教学名师、江苏省“双创”团队、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各1个;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各1项;获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高校自然科学类)二等奖、中国测绘学会测绘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
学校连续四年每年新增1个ESI全球前1%学科,目前已达到6个。其中,工程学、化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5‰。在最新的自然指数排名中,我校排名位居全球第300位、内地高校第50位。江苏高校优势学科立项数由一期7个、二期10个,增加到三期的14个。新增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1项。新增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万人计划”人才3名,“千人计划”青年人才1名,江苏省“双创”团队1个,江苏特聘教授4名,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
(二)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
学校统筹考虑“双一流”建设资金,多方筹措,全力支持一流学科建设。2018年“双一流”建设资金投入约2.45亿元,支出约1.53亿元。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学校对一流学科建设经费使用方向、使用方法、预算编制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加强监督管理,规范支出行为,确保经费支出合理、合规、合法。
(三)优化学科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突出一流学科引领。发挥地理学一流学科示范引领作用,遴选2个校内世界一流学科和10个世界一流培育学科进行重点建设,构建体系完整、协调发展、争创一流的良好学科生态。
优化学科布局。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新组建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与江苏省委宣传部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南瑞集团共建南瑞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取得良好效果。
动态调整学位授权点。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动态调整撤销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拟增列一级学科硕士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
二、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完成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开展全校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 开展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持续推进本科生和研究生思政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我校教育科学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
优化专业布局,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开展本科专业校内评估,动态调整招生专业,制定本科招生专业设置规定, 2018年实际招生专业从原来的99个调减为78个。实施大类招生与培养,在14个学院实施了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涉及专业类总数15个,覆盖了39个专业。
建设优质教学资源,持续改进课堂教学。实施课程质量提升计划和在线教学提升计划,建设“互联网+”优质在线开放课程。推进教材与课程的融合建设,打造一流教材体系。加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力度,推进创新实验教学平台建设。获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省级重点教材12部。16门研究生课程案例入选全国教学中心案例库。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形成全覆盖的双创教育体系。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建设,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入选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共114项,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展评项目1项,立项建设校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76项。
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健全研究生培养保障体系。完善研究生招生计划配置办法,优化博士研究生“申请-审核”制招生机制。遴选优秀本科生实行本硕贯通培养,硕士推免生总数占可用招生计划的33%。改革研究生导师遴选办法,强化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开展全校性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完善学位授权点评估与动态调整机制。在2018年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获得2个A类,A类数位居全国地方高校第1。
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1项,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获评2个A类。23名教师入选新一届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其中主任、副主任各1人、委员21人。1名教师受聘为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本科招生按分数及排名连续六年不断提升。获江苏省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4项,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6 篇。获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特等奖8项、一等奖10项,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一等奖5项、全国大学生电气与自动化大赛一、二等奖各1项、节能减排竞赛全国二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在雅加达亚运会中,体育科学学院学生王嘉男在男子跳远比赛中夺冠并打破亚运会记录,龚翔宇参加的中国女排夺得冠军。
(二)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大力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成立教师党委工作部,制定了《南京师范大学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南京师范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充分发挥高端人才的思想引领作用,实施师德师风不合格“一票否决”制。2018年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首批“双带头人”工作室、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学院人才引培目标责任制,将其纳入学院年终绩效考核。出台《教师正高级职务直评工作规定》、《实验技术正高级职务资格条件》、《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建立健全绩效评价与分配机制,修订《绩效工资实施办法》、《教职工年度考核实施办法》、《教学单位绩效考核办法》和《非教学单位绩效考核办法》。
持续完善人才引培机制。围绕学科规划布局,实施“杰出人才引培计划”和“一流团队培育计划”。修订人才引进政策,出台优秀特殊人才发展绿色通道、中青年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引进人才科研启动经费资助制度等,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实施青年教师助教制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提升“十个一”计划、学院科研导师制度等,引导青年人才快速成长,系统化人才梯队建设格局已经成型。
2018年新增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教学名师、青年拔尖人才各1名,青年千人1名,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3名,“第十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名、新入选“江苏社科名家”1名,江苏省“双创”团队1个,江苏省“双创”人才1名,江苏特聘教授4名,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
(三)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加强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科研成果新突破。推进实施高层次科研项目增长计划、科研奖项“双提升”计划,遴选培育团队。完善科研评价体系,修订学校学术期刊认定办法,制定哲学社会科学应用性成果、文学艺术创作实践成果的评价与认定办法。成立校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召开学校第四次文科大会,构建新时代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的八大行动计划,巩固和提升人文社科优势。
2018年,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大专项项目2项、重大招标滚动资助项目1项、重点项目5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获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1项,中国石油化工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获江苏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2项,其中一等奖11项。在PNAS上发表论文3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1篇。
促进成果转化,积极融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组建江苏省地理信息产业研究院、南京智能电气装备产业研究院等2家新型研发机构。与区政府合作共建南师大科技园栖霞园区、文创园等。开展联合办学,新增共建中学4所、小学3所。在企业、政府开办南师大“文化大讲堂”,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入选全国高校百强智库。“江苏经济现代化发展研究院”开启探索民主党派、政府部门和高校三方合作的新模式。依托智慧教育研究院,开展智慧课堂教学实践,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四)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南师特色的大学文化品牌。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聚焦学校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办学育人成效,推出“先锋专题”、“德风议事厅”等网络文化专栏及产品,通过“与信仰对话”、“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等活动,弘扬师德师风,提升教风学风,营造全校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启动“最美南师”主题宣传活动,开展“奋进中的南师人”主题宣传活动,评选“每周一星”;开展“十位年度人物”和“十项主要科研进展”评比活动,营造全校实干争先、奋力拼搏的校园文化氛围。举行国际文化日活动,提升学生国际文化品位。举办首届“创意·创新·创业·创造”文化节、第20届研究生科技文化月和“我的学术之路”等活动,打造具有南师特色的大学文化品牌。
开展文化理论研究,为文化传承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与省委宣传部、省作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联合举办“呈现与再现: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为推动中华文化进一步发展贡献智慧。首次承担国家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与省文化厅联合成立“江苏省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研究中心”。在企业、政府开办南师大“文化大讲堂”,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著名学者郦波教授为联合国“中文日”庆祝活动作主旨演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专门致函表彰我校花菊香教授团队在儿童福利保护基层服务体系建设试点中做出的重要贡献。著名装帧艺术设计师朱赢椿教授设计的《虫子书》(英文版)首次在伦敦、法兰克福书展上获“世界最美的书”银奖,提升了学校办学声誉和文化影响力。
(五)国际合作交流
加强高水平国际平台建设。地理学“面向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地理系统综合研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国家“111计划”,组建了由5位国外院士参加的专家团队开展协同创新研究,推进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与38个国家和地区的217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实施“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启动首批6个学院“国际伙伴学院”及2个“国际化示范学院”建设工作。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大学和台湾师范大学联合成立世界华人教育国际大会南京论坛,打造汇聚全球华人教育的交流平台。新签(续签)23份海外交流协议,拓展了海外伙伴学校国别。
推进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出台教师和学生海外访学、研修、海外学术交流管理办法,加大教师和学生海外学习支持力度,与16所国外大学开展了一批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及联合培养项目。目前,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三个月以上海外访学研修经历的比例已达45%。全校学生海外学习人数803人,比上一年增长9%。继续推进“海外教授全英文授课引智精品课程”建设,提升年轻教师全英文授课能力。聘请长期外教60余人,在7个学院和法语中心开展工作。主办承办国际会议14场,促进了国际合作与交流。
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专门设立“一带一路”留学南师研究生奖学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我校学习的长期留学生达726人,三年增长21%。开展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接收“老挝电力集团奖学金生”,为中国企业海外战略培养优秀留学生和本土化人才。深化“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务实合作,获“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与罗马尼亚亚历山伊万•库扎大学、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野生动植物保护部开展科研合作,与阿尔法拉比哈萨克国立大学和哈萨克国立师范大学签署校际交流合作备忘录,与斯洛伐克驻沪领事馆合作设立斯洛伐克法律研究中心。
三、制度建设
(一)组织领导
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夯实“双一流”建设基础。学校成立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负责全校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重要事项决策。学校党政多次举行党委中心组学习、新学期党委扩大会、党委常委会会议、校务会议、校长办公会、党群工作例会、行政部门负责人和学院院长联席会议、专题会议等,研讨和部署“双一流”建设工作。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上下联动、分工协作,把 “双一流”建设任务落实到位。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双一流”建设制度保障。学校出台《南京师范大学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培育学科建设的实施方案》和《南京师范大学关于加快推进地理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方案》。制定和实施《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中心组2018年度学习计划》,组织中层正职以上干部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水平大学开展专题调研,学习“双一流”建设的先进经验。出台《贯彻落实南京师范大学第十六次党代会〈报告〉重点任务分解方案》,具体落实“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成效、举措和进度安排。
健全现代大学制度,形成“双一流”建设合力。学校党委着力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提高内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修订《南京师范大学章程》并报省教育厅核准,修订出台《南京师范大学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细则》,保证 “双一流”建设在内的国家教育战略及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教授参与治学、咨询和决策的作用,出台《南京师范大学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成立南京师范大学法律事务中心,建立法律顾问工作制度与队伍。进一步落实《南京师范大学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实施办法》,健全和完善学院党政共同负责的工作运行机制。召开校第十届教代会、第二十届工代会、第三十二次学代会、第十九次研代会、第二十二次团代会,凝聚全校师生合力共同推进“双一流”建设。
加强资源集成调配,激发“双一流”统筹效能。建立绩效考核和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学科建设进展和产标志性成果出情况,动态调整建设学科和建设经费。建立学院事业发展性评估机制,出台《南京师范大学发展性评估工作实施办法》,开展以数据量化为支撑的学院发展性评估。强化学校对“双一流”建设资金统筹力度,充分发挥资源效能,集中优势力量,实现办学效益和办学效率的合理化和最大化,形成了更具活力、更具效率、既合作又竞争的体制机制。
(二)考核评价机制
完善学生学业和教师教学评价机制。学生学习方面,加大平时学习压力,推广过程性考核,严格考试管理,降低知识考核比重,将课程掌握更多体现在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上,实行每学期抽查试卷制度,从根本上遏制“水课”现象。教师教学考核方面,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在薪酬分配、职务晋升政策上向本科一线教师倾斜。建立点面结合的奖励体系,修订奕熙精英教师奖,设立年度本科教学优秀奖,奖励本科教学工作量大、学生认可度高的教学一线教师,获奖面达上课教师总数的20%。
探索克服“四唯”的多元评价机制。修订《南京师范大学人才引进工作规定》,坚持按能力、实绩、贡献评价人才,优化人才评价体系。修订《南京师范大学教学单位绩效考核办法》、《南京师范大学突出成果奖励条例》,优化教师队伍考核机制。在学院教师考核机制上,加大“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的权重,适度增加“队伍建设”权重,优化“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国际交流”等指标;在学院教师激励机制上,围绕“大成果、大奖项、大平台”原则,优化“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激励指标。完善突出成果奖励条例,强化人才培养和教学激励。继续实施《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正高级职务直评工作规定》、出台《南京师范大学优秀特殊人才发展绿色通道实施办法》,创新教师职称评聘体制机制,为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搭建快速成长的绿色通道。建立健全引进人才聘期考核,通过考核评价机制促进教师做好职业规划。
建立多元化的科研分类评价体系。以国际化、质量、影响力与实际贡献为导向,建立科学研究的分类评价体系。改革科研考核机制,采用“同行评议”、“第三方评价”和“国际评价”等手段,建立与国际接轨、开放、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通过建立不同类型学科的分类评价机制、多元化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多维度的科研评价措施和科研人员的分类考核体系,形成更具激励效果的科研政策导向体系,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创新环境。
构建多主体的学科综合评价体系。探索由关键指标、个性化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构建自我评估、国际评估、第三方机构评估相结合的学科建设成效监测与评价体系。实施学科内生动力提升计划,以世界一流学科、一流培育学科、优势学科为重点、瞄准世界一流标杆学科开展自我诊断、找准学科定位和突破方向,凝练实施有针对性的改革发展举措。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以数据为支撑的量化评估,形成学校发展性评估报告,为学校实施“双一流”建设提供自我评估及参考。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双一流”建设经费缺口较大。在新校区建设和办学规模扩大中形成了巨额债务压力,加上办学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不断提升等因素,我校“双一流”建设加大投入力度。
人才队伍建设面临较大压力。目前一些学科存在旗帜型人才匮乏、师资队伍青黄不接、青年人才储备不足的现象。广东、浙江、上海高校给出的人才引进待遇配套高于我省,导致引进高端人才和留住高端人才的压力不断增大。
国际化水平有待提升。缺乏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攻关重大科研课题等深度国际合作,教师海外研修、学生海外学习、接收国外留学生攻读学位、海归人才、外籍教师人数等国际化指标还有待提升。
学科格局和学科生态有待优化。学校文理工学科的分布不均衡,如何在保持和提升人文社科优势的基础上,实现高水平理科和特色工科的建设目标,还面临着较大压力。部分学科的方向还不够集中,导致学科资源相对分散,建设效率较低,需要进一步整合和凝练。
(二)建议及下一步思路举措
完善一流学科建设体制机制。加强一流学科建设经费统筹,完善学科自检平台,动态调整学科建设经费与经费投向。实行项目负责人和监督人共同管理的双负责人制。加强与行业合作共建,多方集聚学科建设资源。
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实施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工程、一流专业建设工程、优质课程建设工程、一流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程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深化教育教学内涵建设,创建一流本科教育。
健全人才“引育用留”机制。在学科经费中设立人才队伍建设专项经费;设立一批专项奖励计划,制定文科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实施“中青年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等;采取延长考核期、重点考核高质量成果等方式,鼓励优秀的高水平学者出精品。
提升国际合作水平。以“111引智计划”为牵引,加大与国际著名大学与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培育国际合作研究基地和联合实验室。加快实施国际化办学绩效措施及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全面提升我校办学的国际化水平。
调整优化学科布局。通过学院组建与拆并以及学位点动态调整,更多地瞄准人工智能、三维打印、生物医药与功能材料、大数据共享等新的学科前沿,优化学校学科布局,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确保“双一流”建设产出更多标志性成果。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