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问我国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在您一生的科学道路上,聪明才智和意志努力哪个更重要?”他回答:“聪明才智占15%,而意志努力占85%。”
1935年11月23日,爱因斯坦在为居里夫人举行的悼念会上的讲演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这就是世界上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对另一位伟大科学家的评价。爱因斯坦的话,毫无疑问地表达了他本人的价值观念。我们每一位做家长的,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时,不妨仔细地琢磨琢磨这位科学巨匠发人深省的话。
结合实际来说,高中入学考试时,有幸进入高中的孩子,究竟是聪明的多,还是努力的多,我们没有办法得出准确的数字,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在智力条件相同或相近的前提下,机会将会更多地提供给那些学习努力、有毅力、善于克服困难的孩子。聪明而不努力的学生,将有更多可能在竞争中被淘汰。
如果根据多年来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结果,人群中大约有3%的人智力是非常优秀的,这种非常优秀的智力,进入清华、北大这样的名牌大学应该毫无问题。以每年北京市18岁的人口16万人为基数,3%即为4800人,但每年实际考入清华、北大的北京学生只有600人左右。假设这些学生的智力全部属于非常优秀者,他们也仅占同年龄智力非常优秀者的1/8。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有机会进入清华、北大的学生,绝大多数属于那种既聪明、又努力的学生。
如果说像清华、北大这样的大学要求孩子有非常优秀的智力条件,那么,很多普通大学,对智力条件的要求就不那么高,至于其它的大专、中专、职业高中,对智力的要求就更不是升学竞争的最主要问题了,对这些学校来说,只要具有中等偏上或中等智力,就足可以有条件参与其入学竞争。关键看非智力因素,即是否努力、刻苦、自信,是否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我一向认为,非常努力的人一定会有所作为,而非常聪明的人可能会无所作为。如果一个孩子智力条件不好,他进入像清华、北大这样的大学的机会可能比较小,但是,他完全有机会在社会上的其它各种竞争中取胜,成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反之,一个智力条件非常优越的孩子,如果他的社会性发展不良,不能适应社会生活,娇生惯养,害怕困难,要么骄纵自大,要么自卑羸弱,他终归一事无成。
意志坚强,严于律己,客观公正,甘作公仆,谦虚谨慎,热忱、顽强,勇于克服困难,这是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社会性”品质的概括,正因为具备了这些品质,居里夫人才从千百万具备和她同等智力的女性中脱颖而出,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任何一个具备居里夫人那样品质的人,他即使没有成为世界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也可能在其它的社会事业中作出成绩,成为对社会和人类有贡献的人。
家长在给自己的孩子规划未来的蓝图时,是否充分地考虑到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是否应该把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会性”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就从一点一滴的事情上,注意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
PS: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包括社会技能、自我概念、对父母亲人的依恋、攻击性、气质(如胆子大小)、道德品质(如诚实)、父母和同伴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等等,话题当然远远不止这些,人的社会性发展涉及问题太广,不像人的智力那样相对比较单纯。篇幅所限,我们不能对所有问题都去涉及,我最后想和家长们探讨的,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话题:对孩子的成长来说,究竟是智力更重要,还是社会性发展更重要?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