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青春期的孩子 家长如何让孩子专注于学业
2016-10-26
北京考试报
关注掌上高考


  案例

  甄美今年17岁,就读于北京市某重点中学,成绩较优秀。这学期她的数学成绩有所下降。老师发现她和同桌两人上课经常传纸条。父母也反映有个男孩儿每天放学送甄美回家。妈妈态度很强硬,未经甄美同意就擅自翻看了她的日记。甄美发现后母女矛盾激化。爸爸平时工作压力大,对妈妈教育孩子的方式持观望态度。

  分析

  这个案例中,班主任对于甄美和同桌两人过早发生的校园爱情没有太多干涉,只是配合家长将两人的座位调开,并和他们重点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没有评判两人的关系及否定他们的未来。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少有老师和父母可以明智地处理孩子的情感问题。严厉地打压反而会诱发青春期少年的逆反心理。比如,甄美的妈妈利用父母权威压制孩子,而爸爸在家庭关系中也并未起到调和作用。爸爸起初处于角色缺失状态,在家中不发表意见。这在无形中给了孩子一个错误的认知:我得不到爸爸的支持和关爱,无论怎样反抗,爸爸都会任由妈妈干涉和控制自己。于是,矛盾转化为孩子与父母的对抗。一旦父母站在同一阵营,孩子的心理会更加孤独。在家中无人理解、无法释放自己的情绪时,便会向外界求助。此时,正值青春期的女孩感情处于懵懂期,同桌男孩的阳光帅气和对她的关心让甄美感到很温暖,于是容易对异性产生依赖感。

  建议

  爸爸多参与孩子的生活和教育

  处于“早恋期”孩子的父母关系中,父母力量的对比会对孩子心理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爸爸作为男性角色的缺失。妈妈的强势背后折射出爸爸的软弱甚至无能。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如果爸爸放任不管,全部交由妈妈,那么权威型和关爱型两个角色全部压在同一个人身上,势必导致温柔的妈妈向强势转化。而爸爸在亲子关系中的沉默和羞涩的情感表达,让青春期的女儿感到缺少爸爸给予的力量,从而去外界寻求其他男孩的关心与照顾。

  这个过程中,妈妈要鼓励爸爸主动参与到和孩子的互动中,让孩子明白在三角形的家庭关系中,爸爸才是力量的源泉,可以保护自己和妈妈,并通过消释妈妈的烦恼,更好地支持亲子关系。但是,多数家庭中爸爸的角色似乎只是一个背景,大多只为家庭生活提供物质上的支持,生活中大部分都由妈妈与孩子互动。孩子的成长经历中缺少与男性角色的交往经验,尤其是女孩子,意味着生活中缺少一个代表力量的角色。而且,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与妈妈的关系并不能时常保持和谐,很多时候难免产生矛盾。如果爸爸能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培养孩子与男性角色相处的模式,潜移默化地改变孩子对世界的认知,父母都和孩子保持有效联接,那么,家庭的“等腰三角”关系会变得和谐。

  爸爸要通过与孩子沟通建立起亲子间的信任,走入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最真实的需求,给予孩子力量,告诉孩子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同时,也要尽力做好母亲的思想工作,告诉她如何有效地采取措施,在不伤害孩子感情的同时又能督促其学习。这样的形象才是家庭中爸爸要扮演的支柱型角色。女儿从爸爸这里获得了足够的支持与关爱,也就不会再极力从外界寻求关注了。

  老师充分给予学生信任与理解

  对待“早恋”这一现象,老师要有立场和态度,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不要粗暴地对待孩子,伤害孩子在校园里第一份美好而单纯的感情。

  孩子在十几岁时拥有的感情更为简单和纯粹,有时甚至与“恋爱”无关,可能他们自己都没意识到正常的异性交往会引来他人的非议。所以,老师也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和信任。

  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这段关系,告诉学生现在的一些行为会影响学业和升学。“早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学校和父母对“早恋”的误读,一味地打压,从而伤害孩子的自尊和人格。

  老师也可换一种处理方式让学生知道,可以有和自己关系好的异性朋友,但学习才是当前的主要任务,特别是要面临高考的考生。大部分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又很高,不允许孩子因“早恋”影响学业和前途。而且,中学生尚未实现经济独立,父母发现孩子“早恋”后一般会在此环节控制孩子。针对这一现象,老师也要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白对待爱情要足够地理智。为了以后有能力让喜欢的人幸福,当下要做的就是专注于学业,努力提升自己。

  学校还可开设不同程度的心理辅导课、心理讲座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解决现有的问题。老师要先尊重每一个真实的个体,尊重每一个个体的真实感受,聆听学生内心的声音,最后给出建议和指导。咨询和交流中的教育是发生在此时此刻的教育,关注学生当下的成长状态,对于偏离轨道的行为及时指正,而不是无情地压制和破坏属于孩子的财富。(北京师范大学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黄月皎)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