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
晒开学装备过万打底
如果说,王先生富养女儿的观念造成预算超支,那么置办一套标准的高校新生入学装备,究竟需要多少钱呢?
某高校一个学生社团曾经做过相关调查,调查发现,部分高校新生入学花费主要包括四方面:学费、交通费、购买学习用具、日常生活用品。除了学费和交通费,数码产品是新生入学的支出大项,而如果把各项支出加在一起,总计花销至少超万元。
数据显示,80%的新生入学时所购买衣服类花销在2000元左右;手机在2500元左右;还有超过70%的学生大一刚入学就购买笔记本电脑,一般价值在4000元左右;而床上用品及日常生活用品方面的支出是1700元左右;旅行箱一般需要300元左右;学费按照5000元计算;交通费200元左右;首月生活费及其他零用大概3000元;寝室费用2000元。合计为20700元左右,不把学费计算在内是15700元。
个案:
开学消费花掉四个月工资
在一家私企做统计工作的张女士对记者说:“我每个月工资只有2500元左右,爱人在一家啤酒企业做销售,每月工资也就3000元。这回孩子上大学开学,即便省一些也要花费1万多元,将近2万元。再穷也不能穷了孩子。可这意味着4个月的工资。”
有不少家庭经济条件不错的准大学生家长认为:别人家孩子考上大学后都给买这买那的,我家的经济条件也不赖,能买的就都给买了。
沈阳师范大学讲师张贺认为,90后的追求时尚、从众心理是他们互相攀比的原因。很多学生会把穿着使用名牌当成时尚、彰显个性的行为,从而盲目追求潮流、“超钱”消费。他认为,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盲目攀比,和家长的教育与引导也有关系:“社会上存在的、或者家长身上的攀比之风潜移默化地会影响消费观仍不成熟的孩子,家长要为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合理控制经济支出,拒绝孩子提出的过高物质要求。如果孩子真的多次提出要求,家长还要耐心了解其动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三次升学宴“劫走”我一个月工资
上一周,沈阳市民李先生参加了3次“升学宴”,总计随礼3500元。他无奈地说,原本以为“五一”到“十一”之间是送红包的空当期,没想到现在流行大请“升学宴”,甭管考上什么样的大学,父母都要摆桌庆贺一番。
8月10日,李先生表姐家的孩子在西唐御筵摆了“升学宴”。这个孩子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本来是奔着北大,可是,高考期间,发挥失常,最终只被一所普通大学录取。李先生私下里听说,这个表侄女很可能会复读,怎么会摆“升学宴”呢?不过,既然人家请了,那就得到场。他送了2000元的红包,酒席上也没问明白,孩子到底复读不复读了。
8月11日这个星期天,李先生接到两份“升学宴”的邀请。一份是朋友的,玩浪漫,定在棋盘山附近的一家私人会所;一份是同事的,讲排场,定在浑南新区的一家大酒店。一南一北,李先生分身无术,就去了朋友那里,送上1000元的贺喜红包,另外一份500元的红包,让其他同事帮忙带过去了。结果,12日刚上班,同事就张罗着前一天有事儿没去喝酒的同事,下了班一起到老妈饺子王聚齐,重新补桌。
这个开学季,李先生交出去了3500元钱的红包,差不多将近一个月的工资。面对自己孩子也要在9月份开学,交一些费用,李先生感到很大压力,他搞不明白:孩子考学这种平常事儿,为啥还要请客呢?而且无论是考上什么大学,都请客,他同事的孩子只是考上了辽宁交专,一所专科学校。
据李先生介绍,如今升学红包的标准,基本是500元起,再往上就是1000元、2000元,甚至5000元。即便关系再一般的,最少也得300元,200元是再也拿不出手了。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