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香港高校实行证书制及联招制并行的招生考试制度。证书制指凭规定的高中毕业证书即可取得升入高校的资格。但与一般证书制不同的是,在香港考试合格的学生并不意味着能保证升入大学。自2009年香港新高中学制公布后,香港中学文凭考试逐渐取代了香港中学会考及香港高级程度会考。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不按文理划分,主要设置4个核心科目和甲、乙、丙3类选考科目。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选择学习科目,有利于其潜能发挥、特长培养和个性发展,为日后的升学和就业打下基础。
香港大学联合招生办法(简称联招办)开始于1990年,是香港专科以上教育的主要招生机制,帮助持有中学文凭成绩的学生申请修读大学课程。在此之前,香港院校的招生都是独立进行的,令学生感到混乱和辛苦。联招办成立后,学生只需通过这个机制,即能同时申请修读香港所有大学的资助学位课程。最初,只有属于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简称教资会)下的5所院校参加,之后加入教资会的院校也相继加入了联招计划。2006年,香港公开大学的加入标志着非教资会院校的加入。
无论考生是否就读于全日制学校,是否为应届考生,都必须通过中学向联招办提出申请,以学校考生的身份参加联招计划。此外,还需要符合以下条件:一是申请人目前并非正就读于联招内的学位课程,即香港八大资助院校和香港公开大学的全日制学位课程;二是申请人已经持有或即将获得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的成绩。各院校在中学文凭考试成绩上一般都设有最低条件,包括4门核心课程中英语、中文必须取得3等成绩,同时数学、通识教育及另外一科甲类选修科目必须取得2等成绩,乙类科目取得“达标并表现优异”或者“达标”,丙类科目需达到E级成绩以上。
澳门 统一大学入学考试呼声高
近日,澳门本地学界及学生家长呼吁统一大学入学考试或中学会考,以减轻多种考试对学生造成的压力。据悉,澳门高校实行的是综合选拔的自主招生考试制度。考生须经过所报考大学的入学考试,达到相应的标准后方取得入学资格。同时,并行的还有免试入学制度,即除了参加所报考大学的考试外,还可以凭借某种考试成绩取得免试入学资格。例如,澳门学生完成了“中六”(相当于国内高三)课程,并学完葡萄牙文授课的最后一年预科课程后,可免试入学。其他地区学生具有三种考试的合格证书也可获得免试入学资格,分别是香港中学文凭考试、英国高级水平的普通教育证书考试(A Level)和英国初级水平的普通教育证书考试(0 Level)。另外,具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其他被认可的大学学士学位课程入学资格者,也可以取得免试入学资格。总之,澳门高等院校的招生,主要是参考入学考试成绩和中学成绩,实行综合选拔制度。当然,这也是重视考生能力的一种体现。
其实,澳门回归前,澳门政府仅对几所葡语学校提供资助,对其他学校采取放任自流与不干预政策。所以,澳门地区没有统一的高考和毕业会考制度以及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各高校自行制定不同的入学标准和招生程序。澳门约有35%的高中毕业生在本地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同时约有同等数量的学生选择外地升学。如中文学校学生会报考中国内地或台湾地区的高校;英文学校的毕业生会参加香港或欧美高校的招生考试。
尽管关于统一大学入学考试的呼声强烈,但也有人反驳这种指挥棒式的“应试教育”摧残着儿童的好奇心,除了有政策方面的问题外,还会造成一系列相对应的教育体制调整。针对社会各界对高考改革的争议,澳门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曾经透露,将帮助澳门大学、澳门旅游学院、澳门理工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4所高等院校于2015年实行联招考试,初步拟定包括中文、英文、数学、葡萄牙语等4科。2013年8月6日,澳门中华教育会发表声明支持高校联招,“介于澳门各校有各自的入学要求,内地联招、两校联考也均有自己的标准,澳门4所大学推出的联招考试制度,可以减轻学生参加澳门本地不同入学考试的压力”。
然而,澳门中小学校有“三文四语”现象(即有中文学校、英文学校和葡文学校,有普通话、粤语、英语和葡萄牙语),各校课程取向有所不同,考试范围亦有所侧重,通过一份试卷选拔学生,该如何制定试题和范围,又如何保证公平和平等。此外,由于只有一次考试,不免会造成各个中学只为了联考而教学。
对此,澳门中华教育会副理事长陈虹建议,联招不应聚焦学生的知识积累,而应着重学生能力水平的考查,可以参照国际学生能力评估项目(PISA)测试的模式,借鉴周边地区的优秀经验;以基础性原则为出发点,与各种不同类型的院校充分沟通和交流,从而既保持澳门多元办学的传统特色,又以各校的教学实际情况为基础取得共识;与内地高考不同,澳门实行的联考不是强制性的统一考试,学生可自行选择参加与否,而且每年拟两次联考,从而给学生更多选拔机会;各高校致力于从培养多元人才的理念出发,参考学生中学阶段的表现进行多元性评价。
台湾 多元入学且招生和考试分离
2013年11月5日,台湾教育研究院公布了《十二年高中课程与大考建议》并提出了对未来大学入学考试变革方向的初步意见。具体而言,通过“学测考试”落实“素养导向”与“通识及全人教育”,确保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基本素养及“衔接大学教育”的基本学力。同时,通过“科目选考”落实“适性选才”与“优质衔接”,引导学生强化“适性分流”的专业能力。此外,通过“学生在校成绩及表现”落实“五育均衡发展”与“学生自主学习”,引导高中教学正常化和学生德育均衡发展,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与特色发展。
据了解,台湾高等教育包括专科学校、独立学院及大学。台湾地区是多元入学及招生和考试分离的制度。2002年台湾地区开始实施大学多元入学制度,替代了实施了近半个世纪的联合考试和联合招生制度,打破了“一试定终身”、智育为主、招生和考试合一的痼疾。其特色在于“多元入学”、“考招分离”和“招生自主”。“多元入学”是指入学途径多元化,即“甄选入学制”与“考试分发制”双轨并行,共两大类5条途径,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考试方式。具体如下:
“甄选入学制”分为由高中学校推荐学生参加的“学校推荐”、学生自行申请的“个人申请”和各类择优保送等多种升学方式,并由各大学自行决定招生方式。相对于“学校推荐”而言,“个人申请”针对面较宽、弹性较大。无论是应届或非应届、岛内学生或岛外学生、全日制和在职生都有资格,而“推荐甄选”只限高中应届毕业生,且比例有一定限制。“甄选入学制”不仅兼顾了大学自主选拔人才的诉求,而且符合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
考试分发入学是另外一种主要的入学途径,每年招生人数占总招生人数的75%左右。通过采用统一的学科能力测验及指定科目考试成绩,以联合分发的方式录取学生,分甲、乙、丙3种方案。其中,甲、乙两种方案是两阶段考试方式,第一阶段为学科能力测试,第二阶段为各大学指定科目考试。丙方案则只要参加指定科目考试即联考即可。虽然考试分发入学不像甄选入学那样关注考生的兴趣、特长及大学的特色和需要,但是它以考试的客观和公正,排除了人为的主观和不公平。
联考时期的招生和考试合一,使得招生事务相当庞大且复杂。2001年台湾实行招生和考试分离后,招生和考试一分为二,学科能力测验与指定科目考试均由大学入学考试中心及术科考试委员会等专门机构办理,而招生则由大学自行成立的招生委员会办理。另外,招生名额、办法、入学标准、成绩采集方式完全由各招生委员会制定后列于招生简章中,符合多元性。如此一来,考试中心在命题、评分、运作等方面更加标准化、专业化,而各院校可以充分展现自主招生的理念。(陈晓菲 马早明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马早明系该院东南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