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趋同造成“结构性失业”
专业设置趋同化现象严重
对于大多数高校,大学招生难的本质,是质量问题,是特色问题,是就业难的问题。这种“结构性失业”是高校同质化的重要表现。高校发展一味追求大而全,专业设置存在严重的趋同化现象。
以湖北为例,湖北省教育厅公布的《2013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共有67所本科院校、307种本科招生专业。其中,多所院校同时开设一个专业的现象较为普遍。湖北省67所本科院校中有62所院校开设有英语专业,紧随其后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信息工程、法学、产品设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本科专业,分别有57、53、51、49、49、46、42、42、41所本科院校开设。仅从设置的专业角度看,各大学区别不大。
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出现“倒挂”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的统计数据,2013年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汉语言文学等10个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的毕业生规模最大,其中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和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都超过10万人。
而从教育部公布的全国和各地2012年、2013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中,毕业生人数较多的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等专业在各地的就业率反而排名靠后,这种反差不得不让人深思。
高校专业设置盲目追求大而全
据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5日报道,在2015年度高校本科专业申报中,共有61所高校在一年内申报设立7个以上新专业,其中,黑龙江科技大学在2015年申报新设立56个本科专业,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学院等7所高校,也都申请在2015年设立10个以上新本科专业。
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1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所提供的数据,全国高校2014年新增1681个本科专业。新增开设10个以上专业的高校超过了30所,其中,物联网工程有54所高校,翻译有44所高校,工程造价、酒店管理有39所高校。而这10个专业占了整个新增专业的22.42%。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