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学生军训存在一些问题,但积极意义仍值得肯定
2015-08-17
腾讯
关注掌上高考


  军训为什么要“站军姿、踢正步、打军体拳”?

  高校、高中、高职学生要参加基本军事训练,这是兵役法的规定。在义务服兵役的国家,用数周的军事训练替代一到两年的正式士兵生涯(如韩国、台湾等地区),已经是相当不错的待遇。但中国的学校军训往往有一点经常被诟病,练习的内容总是“站军姿、踢正步、打军体拳”,这被称为军训“老三样”,二十多年来一直占据全国各地军训练习项目的主流。不少论者认为,这是在培养学生的“服从精神”和形式主义,而这与大学精神相违背。

  如专栏作家叶克飞就认为,“在如今的大学里,你很难看到独立与自由的存在,甚至可以说,军训就是打断学生脊梁的第一课,让学生把独立和自由抛弃,变得唯唯诺诺,甚至沦为机器,以便管理”;“站军姿、走正步,无非为了在军训结束时来一场汇演,让校领导享受一下坐在主席台进行检阅的感觉。”

  不错,“站军姿”练的就是服从,“踢正步”要的就是形式,这确实与大学精神格格不入。但问题在于,军训的目的本来就不仅仅是“培养大学生”。《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大学生军训的落脚点是“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储备合格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既然是为当兵作准备,那当然是按当兵的要求来,而不管是世界上什么地方,当兵的首要要求就是“服从”和“纪律”,为此站军姿和队列训练都是不可或缺的。其目的就是消解受训者的个性,让所有人变为一个个“令行禁止”、“规格统一”的“零件”。

  军事训练上的这种要求,会不会损害大学生“独立自由”的精神?会不会“打断学生的脊梁”?恐怕两者不能混为一谈,而且关键是,当前的军训只有短短数周,即便教官想达到这个效果恐怕也无能为力。当前大学生“独立自由”精神的缺失,也很少有人会归咎到军训头上。而且,军训所要求的“服从”和“纪律”,对于很多人来说,不一定是负面价值,往往也有很大的正面意义。

  当然,目前的军训制度过于枯燥,“老三样”占据了过大的比例,这是另一个问题,也是目前军训制度需要有所改变的地方。

<< < 1 2 3 > >> 共 3 页
站长统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16-08-23
SRC-20380559 2016-08-19